我很多年前,就买过一本叫《专注力》的书,但是无论我怎么回忆,可就是想不起来这本书讲了什么,我从中又得到了什么收获,根本想不起来,一点也没有。我想这是一本实用类的书籍,讲的就是方法和技巧,就是要运用的书,怎么可能一点什么都记不起来呢?我非常不甘心,是不是这本书我买来并没有看?
于是翻箱倒柜,把这本书找了出来,事实我看了,并且我还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勾勾画画做标记,认真作答书上给出的问题。
因此,我就认真去琢磨这件事,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想来想去,还是因为不够专注。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很多时候人们看上去忙忙碌碌,都在勤勤恳恳地做着一些事情,但其实都在走神。这时候的大脑处在空转的状态,大脑空转的时候,脑子是在神游的。脑子在神游的时候,也并不是说大脑不想事情,恰恰是因为想事情,但是和本题无关的事情。这时候,大脑思考的多半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记得念初中的时候,一位同学被老师点名,原因是老师在讲授枯燥的知识,那位同学在下面情不自禁地笑。谁知道他神游到了什么地方,正干着什么事情……阅读的时候,你肯定也有很多时候,脑子是空转在走神的,可能是具体的某几分钟,或者是某一分钟里的某几秒。你看3小时书,不可能每秒钟都是专注的。比如上述的这位初中同学,他想的就是怎么样去和他喜欢的女孩邂逅上,然后他怎么和人搭讪上,他说一些****的话,然后女孩羞涩的笑脸红了……他就情不自禁在课堂里笑,然后被班主任逮到一顿臭骂。(因为和我关系好,我事后问他告诉我的实情)
看书的时候会想什么呢,也都是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的永远是外部世界对自己的看法。
比如,今天上班那谁对我说话,怎么那样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比如,某某今天说那句话到底啥意思呢?比如,我要是能有万,那该怎么怎么。……那怎么才算专注呢?你想想看,你最专注的是什么时候?如果经历过高考,那在考场上的那些时间里,绝大部分时间是专注的,因为做题你没法不专注。我曾经分享过公司老总的一个故事:他有很多车,竟是些保时捷、奔驰、宝马等豪车,但让人惊讶的是,他本人并不会开车。他的原因是他怕死,想多活两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爱思考的习惯,他的思考随时随地,有时候想着想着就会呆坐半晌,大脑在高速运转,一刻得不到停息,满脑子都在想事情。这样开车会非常不安全。其实,如果你平时有观察身边人、环境习惯的话,那些小有成就的老板,总监,会发现,他们都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他们根本没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