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GOODLUCK▼▼
为什么常常事与愿违,
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的创造之旅究竟去向哪里?
你想要拥有健康、喜悦、幸福、财富、名利地位、成就吗?
是的,常理来说,这些谁不想呢,就算不是全想,也多少都会涵盖其中。然而我们是否思考过,我们为什么想要这些呢?
我似乎问了一个很蠢的问题。想要这些还需要理由吗!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然而往往就是这种看似明摆着的事情,把我们禁锢在一个框架里,而似乎不需要去思考。
所以在这里我想邀请读者们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想要这些呢?
第二个问题,我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想要的这些呢?
第三个问题,现在的你拥有了哪些呢?
第四个问题,获得这些以后,你是什么感受呢?
对于这些问题,希望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一番思考。我在这里以自己所见的情形做一个分析。
过去我并没有想过第一个问题。
那么先看看第二个问题,为了拥有健康、喜悦、幸福、财富、名利地位、成就等。大多数人一生的常规路线八九不离十的是,在家里培养出基本的生存能力,然后进入学校学习,培养各方面才艺技能,之后考大学,工作、创业,结婚,生孩子,养孩子,培养下一代继续这条路线,然后退休,养老,或者带孙,期间穿插各种娱乐消遣。大多数人一生几乎不会偏离这个基本路线。往往健康常是步入中老年才去着重考虑的问题。
在这里并不是要说这条路线有什么问题,而是结果,以及我们整个过程的感受又是如何的呢?
那么就来到了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现在的你拥有了哪些呢?以及获得这些之后,你是什么感受呢?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可以看到的情形,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尤其现在很多孩子甚至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开始了忙碌的一生。
忙碌的生活让我们无法停下来思考,我们几乎不假思索的按照这个路线安排自己的一生,
当然,经过各种努力,不少人获得了财富、名利地位、成就之一或全部,然而却鲜少有人能同时拥有喜悦、幸福和健康。
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还是从一开始就被鱼和熊掌限制了,而看不到还有天鹅,或其他更多呢?
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都是想要突破限制,或者已经突破限制才会让我们在这里相遇,进行这番隔空的共振。
每个人的创造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好坏对错,我谨在此分享我当下踏上的全新的创造之旅。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不假思索的经历了“该经历的阶段”,看到身边的人都是如此,也是就这么“活着”。直到在婚姻里经历了种种以前未曾面临过的挫折,在那个时候觉得天都要塌了,看不到生命有什么意义。
然而往往推动一个人改变的,就是痛苦,就内心感受来说,在那个时候仿佛看不到天日,自己是被层层捆绑,并且关在笼子里,还深陷暗无天日的泥潭,可以说那个时候连死都不怕了,心底仍然有一股光,那股光吸引我拼命的想要挣脱束缚,冲出囚笼,去看看那里有些什么。
是的,我成功了!
所以,有了今天在这里分享的我。
仿佛那些都已经是前世的记忆,那么深刻,又那么必然。
在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是最可怜的人,如果有人告诉我,那些磨难痛苦都是我自己一手造成的,我估计是很难接受的。
然而,现在!我非常清楚,非常肯定,那确实是我创造的。
不是创造所谓的苦来折磨自己,而是我本就不想再那样盲目的活着,想要突破当时的那个境遇,想要让自己看到除了鱼和熊掌是否还有别的。
我很感谢遇到的所有人事物,让我有机会体验到一个新的“世界”。
这里也是我自己创造的“新世界”。
在这里,我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完全的责任,我也全然的体验着我创造的一切。在这样的创造中,不会再感觉到有任何的磨难挫折,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美妙,是以前获得什么都无法相比的美妙。
在这里有广阔的天空任我翱翔,心无比的安定,无比的自由,无限的喜悦,还有很多无法形容的感受,比之天堂也不为过。
然而这并不代表完美或是终点,而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启。对于这个话题,我会在之后以新的篇幅继续进行分享。
现在让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想要拥有健康、喜悦、幸福、财富、名利地位、成就呢?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顺理成章的,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不难发现,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学习是我们的第一要务,学生是我们在学校的身份,对于“学生”这个身份,就有一些规条在里头,比如,要认真学习,听老师的话,团结有爱,开朗活泼,乐于助人等等。
回到家里,我们是孩子的身份,也有一些特定的规条,比如,要听父母的话,要写作业,要有礼貌等等。
然后工作以后,我们是职员、领导、科学家、工程师、律师等等,也有对应不同身份的规条。
身份还有诸如,妻子、丈夫、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等,全都有匹配这个身份应该要做的事情。
在这个身份的名词之上,还会出现很多的形容词,比如好孩子、好学生、好妻子,好丈夫,成功的领导,伟大的科学家等等。
老话常常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常常为了这个形容词,我们付出了太多。
无论是这个显示身份的名词,还是通过一番努力获得的形容词,略微审视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需要具备除我们自己之外的人事物的存在,满足了特定条件才能成立的。
就好比说,一个好妻子,首先得有一个老公,才是妻子,然后要老公或是其他人根据这位妻子的行为品性给予反馈,才能确定自己是否是好妻子。往往觉得自己挺好,然而丈夫不认可,那也没有办法以好妻子的身份去经营好一段婚姻。
于是,为了这个身份成立,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形容词”,就会“妥协”或者“抗争”。这也是家庭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我们也会参与界定别人的身份,以及把我们的期待投射上去。
有些形容词可以不必完全需要别人认同,但是仍然是需要外在满足一定的条件的。
就比如你是否幸福,也许你觉得别人说了不算,自己感受才最重要,然而自己要感受到幸福,似乎也离不开让你能产生幸福感受的人事物。
看到自己,大家是否会有些体会到,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不自由,会觉得累,压抑呢!
当我们想要的一切都需要相应的外在因素成立,就连我们是谁,是怎样的人,都需要其他人事物的匹配、认同,我们还会感到自由吗?
我们只是在为了那个需要满足种种条件才能成立的身份在创造,我们只是为了获得想要的形容词而去创造,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才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能喜悦吗?
于是为了维持那个身份,大多数人都把自己的人生寄托于外在的人事物,企图一直创造并维护能够彰显身份的象征,也因此体验到种种生活的无奈与艰辛。
求而不得的苦,得而复失的痛,皆是因为我们不加审视的按照约定俗成的路线安排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重点并不是你要创造什么,而是,你究竟为何而创造,清晰了为何而创造,你自然会知道你究竟要创造什么,以及如何创造。
你究竟是谁?你究竟为何而创造?你的创造之旅究竟去向哪里?我想这是值得每个人花一些时间去深思的问题,你创造了自己当下的生活,也只有你有能力改变自己当下的生活,一切都没有好坏对错,只在于你想要体验的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话题,在未来的文章也会继续为大家分享我的实修感悟。
请记住,力量在你之内,无需外求。
你要寻找的答案只有你自己能解答。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你并不是需要外在条件满足才能得以存在的那个你。你是比之更伟大的存在,而这一切需要你自己去探索。
祝愿每个人都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让生命为之绽放。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