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个巨大的差距我们都有深刻的感受。
所以,余华的这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看封面我已经被吸引。
上边是灯红酒绿,下边是断壁残垣,中间是巨大的鸿沟。
余华10年首部杂文集,适合用于茶余饭后的休闲阅读,书中从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日常之中,展现那些细微的、宏大的差距,物质上的、经济上的、意识上的、有形的、无形的……
01现实差距。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央电视台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的小男孩狮子大开口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不是玩具飞机;一个西北的小女孩却是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两个同龄的中国孩子,就是梦想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差距,这是令人震惊的。对这个西北女孩来说,她想得到一双普通的白球鞋,也许和那个北京男孩想得到的波音飞机一样遥远。”
当余华带着12岁的儿子在世界各地游玩,了解各国文化的时候,也有很多12岁的孩子正在地里干农活。前些年很火的真人秀节目《变形记》,已经将巨大的不平衡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然后就是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
这就是现实的差距,所以我们越来越焦虑。
02历史差距。
余华在另一部作品《兄弟》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真的太快了,前段时间我问生活在农村一辈子的婆婆,在30年前,你能想象得到今天的生活会是这个样子的吗?
婆婆不失粗鲁地说了一句“打死我也想不到啊。”谁又能想得到呢?
我们在一切不可想象之中,越来越慌张,不敢停下来,担心一不小心就被这快速的发展给落下了。
我们生活在现实和历史双重的巨大差距里。
历史的差距让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动荡万变,而现实的差距又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去了。
03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家庭”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这几十年,家庭的意义好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组建家庭不再是生活的必选项、解散家庭不再是难以启齿的话题,我们对家庭的感情没有变淡,但依赖关系确实是在变弱,这是为什么?
余华在这本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过去:
“过去时代的中国,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是没有空间的,如果个人想要表达自我诉求,唯一的方式就是投身到集体的运动之中,比如’大跃进’和’文革’。在那个时代,个人只能在家庭中拥有其真正的空间。也就是说个人的自我诉求作为独立的意义,只能在家庭生活中表达出来。”
如今:
“当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地秀自己之时,过去意义的家庭在今天完全改变了,或者说现在的家庭不再像过去那样承载很多属于社会的功能。很多人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珍惜家庭,因为他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了社会生活里,很少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04杂文随想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中,用大量的笔墨写下了各国文学、体育竞技、孩子教育等,看似写日常,其实无处不透露着差距的存在。
他这样总结道: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的发展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那样—路狂奔,我们全体都在后面大汗淋漓地追赶,我们追赶的步伐常常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展望今后的十年,我觉得,或者说我希望,我们发展的速度应该慢下来,这匹脱缰的野马应该跑累了,应该放慢脚步了。然后,我们可以在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05我们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放轻松
最近一首小诗很火,送给大家,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别焦虑,放轻松,如此才能依靠我们现有的资源,活出每个人的精彩。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快三个小时但加州的时间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奥巴马55岁就退休了,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所以,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没有领先。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