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野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抢抓智能网联汽车风口成都布局万亿级增
TUhjnbcbe - 2023/3/18 19:24: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竞争中已经赢得上半场先机,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决胜下半场竞争的关键。”在1月6日举行的成都高新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这样分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决胜汽车产业下半场,成都如何抢占智能网联汽车高地?我们看到,在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中,成都是西部汽车工业重镇。同时,成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软件等细分产业领域也已形成了发展优势。有了这些底层基础和坚实支撑,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成都2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不仅如此,成渝之间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合作,也在全面铺开。

迎风口

智能汽车时代加速到来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融入,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前不久发布的《车联网知识产权白皮书(年)》显示,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年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关键时期,其蓬勃发展将带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刻变革。

去年11月2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实际上,近年来,国家多个部委相继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策文件,不断加大*策层面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关车企也强化布局,抢占优质赛道,加快转型升级。

站在新风口,多地积极推出举措,抢抓发展机遇,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北京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力争到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亿元,智能网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根据《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到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亿元。深圳市则提出,到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形成10家以上营收超百亿元企业和20家以上营收超10亿元企业的战略梯队。

定目标

车载智能系统产业规模五年达到千亿级

在智能网联汽车这场“下半场竞争”中,西部汽车工业重镇成都如何抢占“智高点”?成都有产业基础更有先发优势。

据介绍,成都目前已有汽车生产企业32户,其中涵盖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四川领吉、沃尔沃等乘用车企业,蜀都客车、野马客车、中植客车等客车企业,以及重汽成商、成都大运等货车企业。在产业建圈强链背景下,成都汽车工业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成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软件等细分产业领域形成的发展优势,也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成都,智能驾驶早已跑步入场。去年2月,成都市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辆行驶号牌正式发放;3月,成都确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指定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约50公里公共道路作为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百度、商汤、北京智行者等企业所属自动驾驶车辆已取得测试号牌并上路开展测试与示范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在公共道路上开展无人驾驶测试

位于龙泉驿区的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四川)试验基地,是国内目前场景最多、功能最全、等级化最高的国际化高端测试场,未来将与龙泉驿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一起,共同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车辆网商业化应用和产业生态。

在1月6日举行的高新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卡位布局车载智能系统产业。车载智能系统产业链主企业在高新区新设立全国性总部,最高奖励1亿元;对建设车载智能系统产业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最高给予2亿元支持;设立总规模亿元的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加速建立全链条资本支持体系……真金白银的奖励*策,显示出了成都对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细分领域——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展的满满诚意。

据悉,成都高新区将协同联动龙泉驿区打造车载智能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带,构建“一核一区一基地”发展格局,以高新南区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创新引领极核,以高新西区为车载智能系统关键硬件制造基地,以成都未来科技城为车载智能系统核心部件集聚区,预计到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0亿元,奋力打造中国智车谷。

明路径

*产学研多方联动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目标已定,该通过哪些实施路径进行系统谋划?

*府联合学界、企业,是1月6日的活动给出的探索。1月6日的活动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领衔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新一代车载智能终端基础平台正式揭牌。国汽智端(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的“车载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也在现场揭牌。同时,成都高新区与10家合作方集中签约,投资总规模超90亿元。*产学研联动,共同奋力将成都高新区打造为中国智车谷。

在此之外,成渝城市之间的联动早已开始。年底,成都和重庆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川渝两地还先后联合编制印发《川渝汽车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作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等*策文件,多渠道开展合作并取得成效。

根据《成都高新区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展规划(-年)》(征求意见稿),将落实“三个做优做强”,整合龙泉驿区整车和高新区电子信息优势,跨域协同推进整车供应链优化、软硬件技术攻关、创新生态资源共享。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动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等打造成渝共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主阵地。成渝之间的联动将进一步深入。

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随着近年来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深入实施,高新区、龙泉驿区、新津区等多个区(市)县协同发力,成都汽车产业的发展韧劲正在增强。在自身产业实现壮大发展的同时,成渝也正在携手盘活成渝汽车产业棋局。

可以期待的是,构建“圈”与“链”,成都还将继续通过*产学研多方联动,抢抓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这个未来赛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李艳玲责任编辑何齐铁实习编辑卢娅芮

1
查看完整版本: 抢抓智能网联汽车风口成都布局万亿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