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欧元区进入更致命阶段 欧洲的未来并非由德国央行决定-华尔街见闻
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认为:欧洲进入了波动性较低、危险性更大的阶段,欧洲央行的LTRO掩盖了恶化,金融市场上涨不会持续太久。现在需要大改欧元区规定、采取超常措施、允许金融市场波动。财*协议应奖励控制债务出色的国家,通过拥有铸币税权的特殊工具让欧央行为投资融资。厉行财*规定,还要逐步推行财*一体化。欧洲的未来是*治问题,不是德国央行能决定的。以下为索罗斯4月11日发表于金融时报的评论专栏文章欧元区危机近来不但远远没有缓解,而且变得更糟。欧洲央行通过长期再融资操作释放了信贷紧缩的苗头。这些操作导致金融市场上涨,这掩盖了潜在的恶化,也不可能持续太久。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实际上,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危机进入了可能不那么波动,但却更致命的阶段。在危机爆发之初,欧元区的分裂是不可想象的:资产与负债都与共同货币挂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分裂会导致资产负债蒸发,局面无法控制。但危机已经演进,沿着国界线重新定位了欧元区。LTRO让西班牙与意大利的银行利用它们本国的债券进行高利润、低风险的套利交易。欧洲央行持有的希腊债券得到了优待,这会使持有主权债务的其他投资者望而却步。假如这种情形再持续几年,欧元区将可能分裂,并且资产负债不会蒸发——但会让债权国的央行持有大量难以迫使债务国央行履行义务的债权。德国央行看到了这种危险。现在,它在发起运动,反对无限制扩大货币供应,并且开始采取行动,限制它会因欧元区分裂而承受的损失。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能应验自身的预测:一旦德国央行开始防范分裂,大家都不得不也这么做。市场开始体现出这种预测。德国央行在国内也紧缩信贷。假如德国是不需要任何支持的国家,这个*策倒没错。可债务沉重的欧元区成员国为了避免衰退急需德国更强劲的需求。没有这样的需求,去年12月达成的欧元区财*协议就不可能奏效。重债国将无法贯彻必要的措施,即使实施措施,也会由于需求江河日下而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无论哪种情况,债务比例都会上升,将拉大德国与这些国家的竞争力差距。不论欧元是否存活,欧洲都面临长期的经济停滞,或者更糟的形势。其他国家已有类似的经历。1982年以后,拉丁美洲国家遭受失去的十年,日本25年里经济停滞。这些国家都幸免于难。但欧盟不是一个国家,不可能捱过这样的经济停滞。通缩性的债务陷阱威胁着毁灭一个仍不完整的*治联盟。唯一能逃过这一债务陷阱的方法是承认目前的*策适得其反,然后改变方针。我不可能提出一套既定的方案,只能在此提供一些指引。首先,管理欧元区的规定已经失效,需要大刀阔斧地修改。为现状辩解毫无作用,只会让情况更糟。其次,当前的形势完全超乎寻常,恢复正常需要非同一般的措施。最后,新的规定必须让金融市场保有与生俱来的不稳定性。就现实来说,必须从财*协议开始,但需要修正一些明显的缺陷。协议不仅要计入金融债务,也应计入商业债务,预算应该区分支付与目前支出的投资。为了避免作假欺骗,应该由一家欧洲的机构核批投资的质量。然后,一家影响力更大的欧洲投资银行会共同为投资融资。最重要的是,让形势恢复正常需要一些超常的新措施。欧盟的财*章程强制那些公共债务占GDP之比超过60%的成员国每年将公共债务额减少二十分之一。我提议,履行这一责任的成员国要因为表现良好集体得到奖励。他们已经将自己的铸币税权转交给欧洲央行,这些权力各自独立发挥作用。花旗全球首席经济学家Willem Buiter和高盛高盛首席欧洲经济学家Huw Pill为它们估值2万亿-3万亿欧元。如果一种特别目的的工具(SPV)拥有这些权力,就可以利用欧洲央行为购买债券提供资金,同时不会违反里斯本公约的第123条款。如果一个国家违反财*协议,就必须为SPV持有的全部或部分债务支付利息。这当然要推行严厉的财*纪律。通过奖励良好表现,财*协议不再会掘出通缩性的债务陷阱。前景会极大好转。此外还缩小了竞争力差距,所有的成员国能以相同的利率再融资现有债务。但那需要更大的财*一体化。它必须循序渐进地分步骤进行。德国央行永远不会接受这样的提议,但欧洲的机构应该慎重看待它们。欧洲未来是一个*治问题:它不是德国央行能决定的。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