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长期萎靡,篮球日况俞下,有一种运动在国内迅速崛起,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这就是“马拉松”。当今如果哪个城市不举行马拉松比赛,仿佛就与城市地位不相符。
马拉松比赛本为了纪念波西战争中的送信者—菲迪皮茨,全程42.公里,对于大多数未经训练的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距离。原本在西方流行的运动,在年才引入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当时只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参赛。此后,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速,经济繁荣,杭州、大连等地也开始陆续举办马拉松赛事,但全国看下来,每年也不过十余场,普及力度、影响力都十分有限。
据公开数据显示,从年起,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都开始狂飙上升。当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与马拉松相关的路跑赛事只有13场,年增长到22场。此后,则犹如脱缰野马,一路狂奔之速发展:年33场,年39场,年51场,年场,年场,年超过场,年超过场。
从年的13场,到年的场,增长了多倍。参赛人次,在八年里,也从十来万人次上升到余万人次。中国的马拉松发展太快了,甚至于流传起了“马拉松太多,跑者不够用了”的笑谈。这里的数据大部分来自官办赛事,事实上,还有大量商业机构“私自”举办的赛事没有纳入,“野马”的规模很可能是“官马”的1倍以上。
各位看官,看到以上信息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中国房地产就是这样的发展速度,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海南成为房地产发展的第一战场,并成就了第一批潘石屹、冯仑、易小迪等第一批地产淘金人,从此拉开了地产圈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房地产销售金额5.25万亿,年销售金额15.0万亿元,增长近%,“马拉松太多,跑者不够用了”变成了“商品房太多,购房者不够用了”。
年万科、恒大、碧桂园以、、亿销售额分别排名第一、第五、第九。到年碧桂园以亿排名榜首,万科以亿排名第二,恒大以亿排名第三。8年间碧桂园增长22倍,恒大增加10倍,万科增长了6倍。在这8年间,三家公司的发展方式迥异,但是碧桂园以独特的战略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宇宙第一房企”。
马拉松赛事分为金标赛事、银标赛事和铜标赛事以及未认证赛事;而中国城市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上城市。金牌赛事与一、二线城市类似,是少数领先者,中签几率低,跑者条件要求极高;银标赛事与二线城市类似,数量相对较多,中签几率适中,绝大多数跑者可以参与;铜标赛事以及未认证赛事对应四线及以上城市类似,数量众多,无需抽签,可以随便参与。
三家公司的发展战略分别类似三个不同跑者:万科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在一、二线城市发展。万科类似顶级跑者,可以直通金标赛事,偶尔参与银标赛事,它不在乎跑量的积累,而在于赛事的质量,因为金标赛事奖金高,一个金标赛事顶10个银标赛事,所以无暇去挣三四线城市的钱,留给其他参与者吧。恒大的身影从一线到五线城市都可见,并且有机会就进行收并购拿地。恒大类似一个勤奋的超级跑者,部分金标赛事可以直通,但是部分金标赛事也得参与抽签,如没中签则采用高价购买名额参与,有机会不管银标赛事、铜标赛事都参与其中,虽然第一名奖金概率低,但是获得奖金的几率大,收获也不低,如果遇到高手不参赛或者退赛,第一名的奖金也可到手。碧桂园主要在三线以下城市发展,类似于一个不知疲倦的跑者,主要参与铜标赛事以及未认证赛事,因为参与这些赛事要求低,参与成功率高,可以大量参与,不管全马、半马、欢乐跑,跑量惊人,虽然此类赛事奖金低,但是竞争低,获得奖金的几率大,只要量足够,获取的奖金总额也不低。
众所周知,除了马拉松赛事外,越野赛、铁人三项等也是跑者参与的重要比赛。万科长期保持在一二线城市发展地产开发,类似一个忠诚的马拉松跑者,执着于城市马拉松赛事,偶尔跑跑超级马拉松(进入仓储物流行业);越野跑者以越野赛为主,偶尔跑跑城市马拉松调剂生活,越野赛距离长,环境艰苦(荒山野岭),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优异成绩,碧桂园长期在3线以下城市发展房产开发,条件相对艰苦,除了偶尔发展炒菜机器人调剂生活外,还是以房地产为主业。铁人三项赛事包含长跑、游泳、自行车,不仅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动辄数万人民币的自行车,还得家里有矿的人才能玩。恒大不就是一位铁人三项玩家吗?地产为主业,同时发展矿泉水、食用油、足球、汽车等产业,哪个行业不是烧钱行业,如果家里没矿能玩得起?
跑马界存在传说中的鄙视链条:铁三鄙视越野;越野鄙视马拉松;超马鄙视全马,全马鄙视半马,半马鄙视10公里,10公里鄙视迷你,跑步鄙视不跑步。不知道地产圈是否也存在鄙视链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