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贺岁新片《金陵十三钗》
张艺谋的贺岁片《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衩》拍摄的。有人评价,这是张艺谋十年来拍的最好的片子。而对于严歌苓,大家都知道,她虽在大陆出生,但早就离开大陆,是近年来活跃在世界文坛上的一位华裔作家,在华人文学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有人将她称为“当今华文创作最细腻敏锐的小说家”。但笔者以为,如果从国史、抗日战争史的角度,或者说从国际侵略和反侵略的意义上说,《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一生中拍得最精彩的电影了。又如果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或者从国人的抗战文字学而言,《金陵十三衩》是第一流的。严歌苓用第一人称,在2005年日本*队投降60周年时刻,发表的十四节《金陵十三钗》,那就不仅是细腻敏锐和凄美了,试想,当我们想到红楼中林黛玉、史湘云等《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时,那多半是动心、欣赏、赞叹和同情,而严歌苓的以赵玉墨为代表的十三位妓女,不,最优秀最传统的中国人,你看了,你读了,你知道了,能不感到敬佩、崇高、伟大……用中国所有的褒义词来形容都有欠缺,所以严歌苓就以“十三钗”来代替“十三妓”了。《金陵十三钗》自12月15日起,在全国公演,16日起在全球公演。为了一睹南京人民的反映,笔者特别在前一天飞抵南京,得知南京四天的演出,总票房已经在200万以上。票房:《十三钗》胜《龙门》。人气和口碑都还算可以。但总感到欠缺了一点什么…..实不相瞒,抗战期间,南京沦陷,笔者童年举家逃难时,到过1937年南京大屠杀以后的石头城,抗战胜利后也到过国民*府接管的首都南京,中国人民解放*解放南京时,则目睹了在总统府门庭的旗杆上升起了*的红旗,若干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笔者更曾一次又一次地到过南京,南京人民已经奋起了,已经觉醒了,但恕本人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对于日*大屠杀的记忆,从普遍的警惕意义上说,还不如东京坚持对战争罪犯的祭拜……须知,至少现今日本的两代人,都是当年日本侵略*的后代,许多年轻一代日本人根本不相信或者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因为日本历史上没有这样的记载……令人感到特别稀奇的是,当张艺谋启用了大量日本演员来演绎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的侵华日*,渡部笃郎、山中崇、小林成男等几位主要日本演员,对于片中*人的疯狂、冷血与无耻,他们是否感受到了什么是应该的纠结吗?丝毫没有。小林成男就表示,自己为了角色豁出去了:“既然我决定演加藤这个角色,就一定要让13亿中国人都恨我。”“都恨我。”这是一句轻飘飘的演员要演出成功的表白。并不带有半点内心的忏悔和丝毫的歉意。实际上,中国人并不永远记恨,几十年来就一直声称要“世世代代和日本友好”呢!遗憾的是,我们在上调查得知,日本人对《金陵十三钗》的反映为“零”。同样,当韩国*府最近正式提出慰安妇女的赔偿问题时,日本仍然顽固地拒绝……世界各地的学校里有不少日本留学生,他们给大众的印象大多是礼貌整洁的,特别是女生的气质,总是透露着一丝丝温柔,看起来象中国人形容的知书达礼,作为国家的表现力,他们是个不错的代表。但一位中国的留学生形容得好:“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发现很有几个日本同学喜欢和我聊天,便和他们渐渐熟悉起来。直到有一天因为彼此走进了、熟悉了,我们开始聊起了中日关系。那一刻才发现,我确实如以往一样无法加深与日本人的友谊,因为在一个根本的问题上我们走不到一起,更无法互相说服。这个问题就是,日本是否正视日本曾武力侵略亚洲诸国,特别在中国的南京所犯下不可宽恕的罪行。对于这个问题,我接触的日本人(当然绝不仅限于学校的留学生)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沉默,另一种是否定。有一点最让我感觉可怕的是,日本年轻人中,大多数对那段历史充满怀疑,激进者更是为祖国打抱不平,直接否定日本曾经那样凶残地侵略别人的国土,践踏一切可以践踏的事物。在他们的历史书中似乎根本没有提到这段历史,或者如他们自己所说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参与了战争而一笔代过,因为日本*府就没有承认过曾经的事实。连历史都已经修改更正了,你说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讨论呢?”由此,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电影和小说,以及正式的国际侵略史来还原战争存在过的客观史实,告诫后代;因为通俗传播方式可以被更多人获知,而正史才能使人承认、了解、思考和行动。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中讲述的完全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历史。1937年的12月,日本人来了,他们大踏步地冲进南京城,见屋就烧见人就杀,见“花姑娘”就抢。偌大的一个南京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很快就沦陷了。日本*队的进入不是以人的姿态进入的,他们在战争中很快演变成了动物。日本*人对中国女性所做的一切,那些“有预谋的、大规模的强奸”,曾经让数以万计的中国女人直接成为了日本*人强奸和轮奸的工具,从十几岁到七八十岁的老妇无一幸免。历史上一群可悲可叹的“慰安妇”。她们的生命更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至今在国际法上,在日本社会还讨不到公道。据传,西方人对《金陵十三衩》并不完全看好。为什么呢?圣诞节马上要到了,有评论说,圣诞精神是基督精神的要旨。耶稣诞生在十二月二十五日,而前一天晚上则是平安夜。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都满怀感激,整个世界一片和平祥和,充满仁爱。《马太福音》中耶稣则从对人类整体的救赎出发提出“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小说《双城记》中就反映了这种仁爱的圣诞精神。《金陵十三钗》这篇小说主要故事发生的时间正是圣诞节期间,可遗憾的是日本人因为缺乏仁爱而无动于衷,那又怎么爱仇敌呢?美国人清楚,所以最近还为日本人偷袭珍珠港而举行悼念仪式呢!奥巴马这位根在非洲的总统是知道日本人凶狠的。他亲自出席了。友冰婷写道:她看金陵十三衩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回家的路上跟某人说,要是《十三钗》都拿不了奥斯卡,我觉得中国人从此真没必要凑那个热闹了。笔者以为,似乎还有一点比奥斯卡更重要的东西,中国人必须要凑那个热闹到底,那就是祖国的尊严,人的尊严。2011年12月21日星期三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