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野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怀有怎样的野心
TUhjnbcbe - 2024/9/30 16:19:00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日本作为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的岛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多火山地震......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日本人很早就形成了大陆情结。早在公元4世纪尚未完全统一日本列岛的大和王朝就出兵朝鲜半岛征服了所谓“弁韩之地”。我国南北朝时期倭国王曾遣使要求刘宋朝廷册封自己为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这时日本仍承认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但要求在该体系内扮演仅次于中国的角色。

换句话说日本想要取得对百济、新罗等小国的支配权。如果当时的刘宋朝廷满足了日本的册封请求就意味着中国朝廷承认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等地为日本的属地。可刘宋朝廷最终只册封倭国王为“安东将军、倭国王”。这也就是说刘宋朝廷并没认可倭国对朝鲜半岛的支配权。在当时的中国朝廷眼中倭国与百济、新罗等国一样作为藩属国彼此之间属于平等关系。

日本的诉求没能得到当时的中国朝廷的认可。可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混战时期,于是日本趁中原王朝无暇顾及域外事务的时机扩张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最终日本实际上迫使百济成为了自己的朝贡国,不过此事一直没得到中国方面的认可。到了隋炀帝在位时期日本在给隋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于日没处天子”。这份国书标志着日本正式对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朝贡体系发起挑战。

在此之前日本已在朝鲜半岛展开扩张行为,但对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是认可的。因此日本才会向刘宋朝廷请求册封。以隋炀帝时期的国书事件为标志宣告日本脱离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朝贡体系。在当时的宗藩朝贡体系之下只有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才被视为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也只有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才能称为皇帝。周边藩国的统治者只能称王,而不能称皇称帝。可唯独日本的统治者却自称天皇。

在日本的世界观中是把自己与中国放在平起平坐的地位上。日本实际上是按中国的宗藩朝贡体系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只不过在日本人的世界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天朝上国”是自己。等到16世纪丰臣秀吉削平群雄统一日本以后更是把这种观念推向了登峰造极。丰臣秀吉制订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征服朝鲜并以之为跳板入侵中国,然后南下征服南洋、印度。这个计划奠定了日本之后两百余年侵略东亚大陆的整体基调。

丰臣秀吉发动的侵朝战争在明朝和朝鲜联军的打击下以失败告终。日本人只好退回列岛重新开始蛰伏。这已不是日本第一次这么做了。早在公元年日本就曾和中国唐朝爆发过白江口之战。白江口之战的失败使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扩张计划被迫终止,于是日本选择虚心向作为对手的大唐王朝学习。日本这一蛰伏就是近九百年时间。当丰臣秀吉再次对东亚大陆发起进攻时朝鲜半岛已不再是他的终极征服目标,而仅仅只是他侵略中国的跳板。

丰臣秀吉的失败迫使日本再次选择蛰伏,不过蛰伏可不是什么都不做。尽管日本收敛了对朝鲜的野心,然而却在其他方向开始悄然扩张:明万历三十七年(年)日本萨摩藩领主岛津家入侵琉球王国。年萨摩藩主岛津忠恒强迫尚宁王签署了《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同时将喜界岛、德之岛、奄美大岛、冲永良部岛、与论岛划归萨摩。从此琉球同时向中国和日本称臣朝贡。

早在公元年以日本津轻地方为根据地的虾夷管领安东氏就曾一度向黑龙江流域发起入侵。年日本迫使库页岛上的阿依努族居民贡献方物。年丰臣秀吉正式将阿伊努族聚居的北海道岛纳为日本领土,同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以北海道岛为基地出征库页岛南端。年日本德川幕府派长崎代官村山等安率13艘兵船三千人马进犯台湾。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

年日本绘制的《正保御国绘图》中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版图。年日本被美国黑船强行打开了国门。此时遭到美国等西方列强侵略的日本却想着通过对朝鲜、中国等亚洲邻国的侵略转嫁自身民族危机。被誉为日本明治维新前三杰之一的吉田松阴在他所著的《幽囚录》中指出:“当今日本继续扩充武备大造船舰用于开拓北海道、夺取琉球、责令朝鲜前来朝贡”。

琉球、朝鲜、中国东北、台湾以及菲律宾等地均在吉田松阴的染指目标之列。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力逐渐增强已具备对外扩张的能力,与此同时日本的改革始终面临资源、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有限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再次将侵略扩张视为转嫁国内危机的手段: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台湾的侵略。年日本吞并琉球国并将其改为冲绳县。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趁机扩张了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势力。年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在朝鲜半岛确立殖民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期间日本趁着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扩大了在我国的各种权益。在这一过程中被称为大陆政策的日本对外扩张的政策基调逐渐成形——其具体方案为:第一步占据琉球、台湾;第二步占据朝鲜半岛;第三步占据中国东北;第四步侵吞中国;第五步征服东南亚及印度。

用日本人自己的话总结就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到了二战时期日本的野心已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又在深陷中国战场之时偷袭美军太平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这时的日本可以说是怀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二战的战败使日本不得不放弃军事野心。战后的日本成为了一个不得拥有正规军、不能参加对外军事行动的国家。

放弃了军事野心的日本转而试图超越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地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GDP总量达到了美国的69%,人均则达到美国的1.6倍。这一时期日本人开始热衷于讨论买下整个美国整个的话题。90年代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进入了所谓“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经济遭遇波折后军国主义思潮再度开始抬头。事实上日本历史上已不止一次试图以对外扩张的方式转嫁国内危机。

年4月日本自卫队突破了专守防卫的原则赴海湾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扫雷活动。年11月30日日本国会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修正案》解除了迄今对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主体行动的限制。年12月初日本自卫队舰船抵达印度洋对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实施后勤支援。年5月15日日本众院通过有事法制三法案:《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

这作为日本战后制定的第一个“战时立法”确立了日本的战时国防动员体制。年7月7日日本自卫队首个海外正式活动据点的开设仪式在东非吉布提举行。90年代以前日本自卫队只有国土防卫的权力,而不能参与海外作战。可现在这一原则正在被日渐突破。日本在实现军备扩张的同时也在追求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地位——具体表现就是:试图摆脱二战战败国的身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怀有怎样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