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成都乃至整个四川,没有非常拿得出手的本土汽车品牌!想当年,川渝地区的汽车制造业几乎都布局在了重庆,哪怕是挂着省名的四川汽车制造厂。即便目前成都引入了大众、吉利、沃尔沃、丰田、神龙、领克、极星等数十家整车制造企业,但这些毕竟都不是“亲儿子”。
诞生80年代末的四川汽车工业集团(网络图片)
成都自然没法和“汽车之城”的重庆比,只一个“夜明珠”汽车短暂的亮了相,如昙花一现。即便放眼整个四川,勉强登上大雅之堂的一个手就能数得过来:通工、野马、方圆、华川、南骏等。
80年代时成都街头的野马汽车(网络图片)
雅安的通工,曾制造出我国第一台硬顶越野车当年销量很好,与河北的长城有得一拼。绵阳野马也曾风靡全国,主打客货两用的“白鹿”、主打客车的“金顶”在业内也小有名气。很多搞运输的老司机当年就是靠着“方圆”卡车南征北战挣钱起家的,很老卡友仍然对它都深怀感情……曾经的辉煌如今所剩无几。
说回成都,老成都人对当年的“夜明珠”应该是很有印象的。有些人说它是成都人的骄傲,倒不如说是遗憾。成都人本土制造汽车梦想成真最近的一次!
一个民营老板疯狂的造车梦成都天驹汽车公司成立于年,创始人是一位名退伍转业又“下海”的商人李君佑。那时候的老百姓其实对于轿车没有什么概念,买不起也摸不着。
成都天驹汽车公司(网络图片)
当时国家允许生产小轿车的企业也并不多,除了一汽、二汽、上汽、北汽、广汽、天汽以外,还有军工出身的长安和云雀等。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民营老板说他要造小汽车,无异于痴人说梦。
关于造车,李君佑的想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改装”。在李君佑看来,就连长安微货都是从日本花冠轿车改装而来,轿车可以改货车,货车自然也可改成轿车。花了两年的时间,他也确实捣鼓出了一批车。
“夜明珠”名字的由来起初,这批车据说是起名叫“金牛”牌。没想到,车子的生产资质一直解决不了,说白了就是办不了“出生证明”,都是些黑户。
没有牌照,车子白天不敢上路,一上路就被交警抓,只能晚上出门,所以干脆改名叫“夜明珠”。夜明珠其实只是造了一个壳子,没什么档次,如何外观,内里的配套都跟不上,于是被调侃出了一个外号叫“地老鼠”。
《汽车杂志》封面的夜明珠汽车广告(网络图片)
夜明珠能火跟它的价格低有很大的关系。据了解,第一款夜明珠汽车采用当时前卫的玻璃钢外壳,可根据客户要求配色,一台的售价只有2.85万元。要知道,当时奥拓的售价将近10万,桑塔纳要20多万。
夜明珠汽车(网络图片)
“夜明珠”车子的外观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时尚和讲究的。年,成都一家出租汽车公司曾购买了50辆作为出租车使用。年,西安一家出租车公司也采购过这款车作为营运车辆。
后来,天驹汽车公司又陆续推出过几款汽车;其中有一款“小吉普”很有风格,就是将老奥拓底盘加高,增加全车大包围,备胎外悬。
没能搭上东风,梦就这么破碎了年,天驹汽车差点搭上东风,几经谈判终于谈妥共同组建"东风天驹汽车有限公司"。结果,没操作好,协议无限期延迟。
夜明珠汽车出租车(网路图片)
几经周折,民营车企的痛苦挣扎也没有让命运的天平偏向“夜明珠”,虽然靠着专利燃料混合零件和CNG系统又存活了十多年,夜明珠最终还是被市场大潮吞没了。年,公司破产。
没有靠山,没有发动机等相关核心技术,只靠山寨、改装和仿制,粗制滥造的“夜明珠”注定是走不远的。
虽然一直没有获得国家认可的资质,但时代给了它掌声。当年有一家报纸曾如此赞誉它:“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开始了工业时代的革命,新型材质的夜明珠汽车开始了汽车业的革命。”
成都街头老照片(网络图片)
如今看来,这句夸赞太过夸张,但得承认,“夜明珠”汽车是私人造车的鼻祖,激起了普通人制造汽车的梦想,也是汽车制造“史前时代”的一个奇迹。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