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燕大。
小年夜,雷丁汽车创始人实名举报昌乐县“一把手霸权”。
雷丁汽车坐标山东,之前靠做老头乐电动车卖得风生水起,高峰时年销量20多万台,还出口到国外,一度成为行业龙头。
老头乐在县城乡村极其常见,不需要驾照、马路上随意溜达,不遵守交通规则是家常便饭。
这种情况整改是必然,又恰逢新能源造车浪潮,雷丁汽车在年收购川汽的野马拿到乘用车牌照,成为新能源造车新势力。
这种企业无论在哪个城市都是当地政府的重点扶持对象,利税大户和就业大户是跑不了的。
现在却实名举报父母官,说实话,看到这种情况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到山穷水尽是不太可能与当地父母官撕破脸皮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主政官员影响一方企业。
既是常识也是现实,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实名公开举报本地县官一把手,按常理来说这是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举报内容我捋了一下:第一,县一把手王骁为个人成绩,逼迫雷丁等当地大企业虚报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数百亿,其中雷丁年实际数据为20.45亿,但按照王骁要求累计多虚报了46.83亿。
第二,作为新上任父母官,王骁只盯着所谓经济数据,追求“纸面繁荣”来创造个人政绩。
第三,在企业迫切需要贷款续贷解决方案时,始终不见面、不理睬、不发话,与企业完全隔离。
第四,昌乐政府的这一举动也带来了资本市场和上下游的连锁反应,目前雷丁企业已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
恩怨由来:
年1月雷丁收购野马汽车,获得新能源汽车制造牌照。这是当时昌乐县政府提供13亿担保贷款的协助下完成的。
年底,王骁已任昌乐县县委书记。
年7月,之前昌乐县政府给雷丁担保的贷款陆续到期,李表示王骁不给雷丁续贷,求助无果,潍坊市派工作组协调也未解决。
期间,雷丁寻求到32亿的外部融资,但需要昌乐县政府提供抵押物续贷支持,昌乐县政府未支持,32亿资金也始终未到位。
李表示,王骁对昌乐的企业漠不关心,几乎不去企业,对企业也从不过问,各级部门没有王的指示是一动不动、几乎躺平、不敢作为。
总结下来,根据李的说法,恩怨就在于昌乐县政府没有再给雷丁的贷款做担保!资金断裂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但事实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两方合作细节、当初提供担保所谈条件是什么,外人其实一无所知,光听一面之词很难判断。
在没有看到全方位信息之前还是暂不下结论吧,毕竟在真相反转这种事情上,我们都上过太多次当了。
不过,这不影响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的大概可能性。
第一,双方蜜月期应该是在老头乐卖得风生水起期间,年顺势拿下野马汽车资质,开始从老头乐转向新能源汽车制造;
第二,新能源汽车是要狂烧钱的,前些年烧掉几十上百亿却一辆车都没造出来的新势力比比皆是。
第三,昌乐提供担保让雷丁拿下13亿贷款,具体合同条件我们不知道,买资质、办厂总共花了多少钱我们也不知道。但极可能老头乐赚的钱也已搭进去,后面就得看造出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这一步决定生死。
第四,而雷丁新能源汽车从年4月才开始下线第一台,年销量不错,一度达到月销量超三千台。
第五,但行业拐点不期而至,宏光mini马卡龙等低价新能源汽车横空出世,同级别打遍天下无敌手。
年初雷丁汽车销量大幅下滑,其销售高峰也就维持了四五个月。
自此,新能源汽车市场短期内被坚持下来的企业瓜分完毕,存活下来的要么靠低价、要么靠科技、要么靠卖点。
雷丁汽车销量大幅下滑,钱没赚到资金也彻底断裂。
上面仅是我对事情的脉络分析,真相细节到底如何则要看官方调查结果。
但其实早从年第四季度,就已经有经销商开始被雷丁压款且拿不到车,后面有媒体统计到多名经销商共计0多万货款,拖了一年多始终没拿到车更没给退款。
可见即使在雷丁汽车销售高峰也仍然是相当缺钱的,这说明其成本、利息等支出压力山大,资金已经极其紧张。
新能源造车本就是个极其烧钱的活,如果这种烧钱没有销售活钱来支持,光靠借贷是很难持续的。
而且关键是,从李某的举报信看,之前的13亿贷款是县里提供担保,后面的32亿融资前提仍然是县政府提供抵押物担保之类。
可见,仅就贷款而言,归根结底资金方看重的是政府信用。
至于当地政府与雷丁达成什么协议内容、为什么提供担保、那笔13亿担保县国资是否面临损失,这些都不得而知,无法做出结论。
好在这次回应很快,山东省连夜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调查。
到底是涉及懒政怠政,还是升米恩斗米仇,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End-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