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在很多人心中一直都是邪恶、暴力的代名词,直到现在,在非洲东部的索马里沿海海盗们依旧到处劫持货轮、扣留人质,成为各国政府头痛的大麻烦。但在追求事业的征途中,如果有这样一种野性的海盗精神,那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01
关于海盗精神,有几个关键字,“自由”,“野性”“创新”、“冒险”……。在这样一个利益充斥、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海盗们那种无限的自由与放荡不羁的豪情壮志已变得那样遥远,却又那样弥足珍贵。
现实生活中,忙碌的我们多被金钱,权力所羁绊,血液中豪放的野性被世俗的庸碌所冲淡。我们心中多的是中庸之道,多的是墨守成规,而少了份野性和冒险精神。
我们不再愿意因开拓自己人生的道路而忍受荆棘的疼痛,而习惯于在前人栽种的大树下乘凉。渐渐地,海盗精神成了我们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
苹果计算机在创立初期,乔布斯把开发团队安置在一栋独立的办公大楼中,并将他们命名为“海盗”,在楼顶悬挂起一面巨大的海盗旗。他意在塑造与公司其他“正规海军”不同的精神,向世人宣称做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并且最终开发出与当时苹果传统开发思路截然不同的产品。
在苹果计算机,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热爱并传承着苹果的海盗文化。他们把宠物带到办公室中,他们从不打卡上班,但对工作却从不敷衍。传统产业靠规则和道德建立起来的秩序,在苹果公司统统不适用。
只因为他们是一群真正懂得自己要什么的“海盗”。就像蓬勃的野草,不会循规蹈矩地生长在规划好的田地里,却拥有无限的可能与生机。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也是如此,与潜规则、厚黑学和传统智慧所主宰当道的其他产业不同,互联网产业洋溢着一种外来的“海盗精神”:冒险进取、无拘无束、颠覆传统、破坏现有的游戏规则、抢夺既得利益者等等。正是这种海盗精神成就了美国的微软、苹果、Google,也成就了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等等。
02
中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子弟,二十六岁时他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接着在短短七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三十七岁便成为享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三点三八亿美元的财富。
年他耗斥巨资猛进汽车业,发誓要成为汽车大王。是什么成就了他青年创业的神话,使他成为商界奇才?很多人认为答案是智慧、精练和汗水,而他自己则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有冒险精神。”
王传福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但他并不满足如此。作为电池行业的专家,他看到了广阔前景。他坚信技术不是问题,只要有心,就能闯出大事业。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脱离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另辟蹊径。他脱离具有强大后盾的公司,辞去已有的总经理职务,这在一般人看来实在太冒险。但王传福相信一点:最灿烂的风景总在悬崖峭壁,富贵总在险境中出现。
就这样,他辞去自己的工作,借款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后来他的成功也证明他拥有的最大资本,那就是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