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得益于中国车企在研发及创新上的投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助力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向欧洲销售了19万辆新能源汽车,对应宝马、奔驰都来中国抢占市场,是否给造车新势力带来压力?
年中国国产新能源车企必须要考量一下,中国品牌如何才能更深入走入欧洲和美国市场。
中欧自由贸易协定什么时候可以在欧盟议会获得批准呢?
世贸组织的上诉机构委员会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以维护世贸协定有序执行呢?
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那么中国新能源车要实现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布局就存在不确定因素。
美国《削减能源法案》配套的拨款法案也已经落实了,拜登政府将美国优先原则置于世贸协定规则之上,美国市场会给美国设厂的汽车产业链企业提供巨大的购车补助,这种贸易保护做法破坏了全球汽车市场有序竞争规则。
中国新能源汽车以比亚迪为代表,比亚迪掌握核心科技,电池和电机及汽车芯片,构建一个闭环管理流程,复制比亚迪闭循环到世界各地只需要考量市场情况和政策法规,比亚迪资本方面还是很充足的。
问题就出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产业链上通过资本工具并购交易,美国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企保持警惕和双重标准。
比亚迪在全球的超级工厂,我们能够说出来几个呢?相比美国特斯拉,德国奔驰和宝马全球产业链布局,我们的资本为什么走不出去呢?
德国车企从大清帝国时期就开始在华投资了,沉淀百年,在华的买办文化已经形成,无论中国市场怎么变化,德国车企背后的资本都保持坚定的自信,他们可以等中国市场一百年。
美国资本和车企是按照“门户开放”政策尾随欧洲列强进入中国的,美国人属于投机心态,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资本撤出中国。中美建交后,美国资本鱼贯而入,如今中国改革开放深入要建设统一大市场,美国资本想要破坏中创造新的秩序。
中国市场经历市场经济四十年洗礼,我们从拿来主义到如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弯道超车,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新势力造车,从国产的芯片到电池和电机及工业设计,我们的资本和国际资本合作共享中国市场红利。
宝马奔驰,福特野马,丰田本田等,他们有丰富的国际投资资本与经验,在开放的中国市场会进入新的投资赛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层次丰富的国际资本做价值投资,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助力中国建立世界新能源汽车标准化体系,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标准就是世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