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与汽车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密不可分。作为汽车制造重镇的重庆,拥有国家级整车和零部件检验检测专业机构。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如何将这一优势作用于川渝两地汽车行业?
日前,重庆市经信委已与四川省经信厅达成协议,两地将在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共享国家级整车和零部件检验检测资源,开展检测业务合作及相关技术合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先后来到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汽研”)、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重庆车检院”),对这两家国家级整车和零部件检验检测机构,在川渝合作方面的做法进行了一番了解。
多合作单位四川已是中国汽研西南地区第二大伙伴
“近年来,我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不论是在传统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认证业务,还是在新兴技术领域,都与四川省各兄弟单位开展紧密合作。”中国汽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四川当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产学研”等方式创新合作机制,目前已形成优势资源互补,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比如,在检测板块,中国汽研目前已与现代商用车、一汽大众、四川南骏、成都王牌、成都大运、一汽川专等余家主机厂及零部件企业开展汽车相关产品检测业务合作,是西南地区仅次于重庆的第二大区域伙伴。
年10月,中国汽研与四川现代联合组建的“中国汽研四川现代联合实验基地”签约揭牌,中国汽研四川现代联合实验基地依托中国汽研先进科研、检测平台,统筹优化四川现代实验室资源,打造属地化、区域性汽车研发、测试服务平台以及国际技术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实验室合作创新模式。
联合实验基地的成立,一方面为四川现代实验室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借助中国汽研在实验室规范化、系统化管理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降低实验室运行成本,增强四川现代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以联合实验基地为契机,依托中国汽研的优质科研创新资源,推动中韩商用车领域国际化合作,加速中韩汽车研发、测试技术融合,深入驱动创新技术孵化,共同构建国际技术交流基地,辐射西南、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使专业化、垂直化、纵深化程度不断加深,让产业区域化、国际化影响不断加强。
目前,双方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将在相关安全检测技术的标准研制、行业规范、汽车检测/测试装备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此外,中国汽研还将与四川各大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在高端人才引进和专家互聘方面深入合作。
携手共建共享重庆车检院正联合四川车企申报重点实验室
重庆车检院成立于3年,是国内具备汽车和摩托车国家级质检中心的检测机构之一,拥有试验室+试验场一体化试验检测技术平台,是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和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能力覆盖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法规检验、研发试验、进出口认证检测和技术咨询服务。
目前,重庆车检院与四川省内的成都广通、中植一客、成都客车、成都大运、四川江淮、吉利四川商用、成都王牌,四川野马、一汽大众等50余家企业开展汽车相关产品研发、检测、技术咨询等业务合作。
重庆车检院下属的渝欧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还立足重庆铁路口岸,与成都铁路口岸合作开展进口车检测业务,服务中欧班列进口汽车检测服务,向企业提供认证+测试+COP的一站式服务,服务车企通过国外标准认证,成功出口海外市场。
同时,重庆车检院还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都分中心CQC开展3C业务检测业务,与四川省汽车工业协会在研发检测以及供应商检测领域开展紧密合作。
“目前,我们正联合四川汽车企业申报汽车被动安全重点实验室。”重庆车检院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共建重点实验室外,还将携手四川合作伙伴共建汽车零部件检测能力,形成覆盖汽车发动机配件、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等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零部件检测能力。充分利用重庆车检院现有汽车零部件检测能力,实现检测能力互补,共建实验室,错位发展。其中,四川负责重点建设汽车发动机配件、转向系等方面的检测能力。重庆车检院负责完善3C件和其他制动系、传动系、灯具及电子电气零部件等方面的检测能力,川渝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检测能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刘翰书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