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塔哥尼亚是智利和阿根廷的南部圣地,也是南美的一颗明珠。巴塔哥尼亚在当地土著语言翻译为“Findelmundo”(世界尽头)。其中PuertoNatales和PuntaArena则是巴塔哥尼亚的两个地标城市。说是“世界尽头”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里距离南极已经非常近了。
一、安第斯山脉在南美南端,巴塔哥尼亚是以一片难以征服的荒野,这里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发源于太平洋,由于海洋广阔,阻力较小,它们势不可挡,横扫数千公里海面。强风夹杂着大量太平洋水汽,一路吹向巴塔哥尼亚,而雄伟的安第斯山脉扮演着坚不可摧的屏障将其拦截下来,巍峨险峻的山峰几乎夺走了云雾中所有的水分,超过3万亿吨淡水,被禁锢在巨大而又坚硬的冰川中,无处可去,但可以补给河流。
二、冰川水流从米高的山上流下来的冰川水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温较低,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山区只有技术娴熟的漂流者才能成功完成漂流。河中的生物典型的有湍鸭,光听名字就叫出了水的气势。河流中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所以整条整条的河流当中水生生物较少。
三、寒风刺骨安第斯山脉夺走了雨水,或许毁灭了一个世界,但同时也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风越过安第斯山脉依旧呼啸不止,此时的风寒冷刺骨,而且异常干燥,寒风从安第斯山脉向东吹送,一直抵达广阔的大西洋沿岸,持续不断地寒风强劲、凛冽,许多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将其称为“上帝的扫帚”。
四、广阔的草原一路向东,随着群山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草原,这片广阔的草原占地面积大约有7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英国国土面积的3倍,草原以东地区风更加温暖,阳光更加炽热,各种生命的处境越发艰难,这里的土壤过于干燥,不适合树木生长,不过有些野生草类,大概有50多种在这里生长茂盛,这些野草是动物眼里的宝藏。
早期的巴塔哥尼亚人是游牧民族,现在一些人依然游牧,这里有不少的野马,野马欧洲殖民者引入的马匹后代,牧民通过驯服野马当坐骑来牧羊。
这片草地孕育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绵羊品种,由此产出最精细、高档的羊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利奴绵羊。
干燥的空气能使绵羊身体更洁净,羊毛色泽透亮,深受高档服装制造商的青睐,据说当地经济和文化都是建立在绵羊背上的,这应该是有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吧。光剪羊毛就会剪上好几个月,专职剪羊毛的人会有几个月一直生活在一起。在那里牧民会随季节进行转场,就像我们的天山和阿尔泰山的牧民一样,冬季在海拔低处,夏季会转向气候凉爽的山上。
风最终达到旅程的终点,也就是大陆的边缘地带,它塑造一片风卷黄沙向东的荒漠,也是巴塔哥尼亚最严酷、最狂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