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事频道报道了在粤西某海域,海*某登陆舰支队抢滩登陆演练,多型气垫艇向岸滩发起突击。
这支登陆舰支队以型船坞登陆舰为投送平台,主要装备A型“野马”气垫登陆艇和“野牛”气垫登陆舰。
作为投送平台的号井冈山舰,另有一艘是长白山舰
作为解放*目前最主要的“超地平线”大型两栖登陆舰艇,型船坞登陆舰有着巨大的船坞登陆舱,能够容纳大量武器装备。包括超过三十辆05系列两栖战车或者四艘A大型气垫登陆艇。
内部常见的05两栖车族和A混搭配置,内部很大,只是一般通过照片或者视频感觉不出来,这一眼望去一艘A和至少28辆05两栖车族。8艘足够投送一支旅级机械化部队,这还不算搭配的4艘“野牛”气垫登陆舰。
另外两栖船坞登陆舰还有宽大的飞行甲板,可以搭载数架直升机,包括海*的直-9,直-8,直-18等型号(根据型号不同搭载数量不同,直升机库有两个,一般为六架),也有陆*的直-10进行训练。未来还会有直-20海*版和其他直升机。
直10武装直升机与型船坞登陆舰合练,这个角度也能看出的飞行甲板很大
其实这次主要比较罕见的是A气垫登陆艇真真正正搭载上了ZTZ-96A这种解放*陆*主战装备进行了重装登陆。
ZTZ-96A坦克驶下A气垫登陆艇,掩护步兵进行登陆作战。在登陆战时第一时间向登陆探头投送坦克等重型装备是压制敌方滩头火力和抵御装甲反冲击的最好手段。尽管05系列两栖战车已经是当世最强两栖战车,足以压制假想敌的绝大多数装甲力量,但是考虑到可能的工事(mm火炮的榴弹和反工事弹药由于口径问题,威力肯定要大于mm口径)和订购的M1A2T坦克,还是上主战坦克更踏实。
这个用的是ZBD-05两栖步兵战车……说实话有点没必要,试验性质更大一点
A在设计指标上运载战斗全重42吨的ZTZ-96A主战坦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野马气垫登陆艇艇员编制通常为5~8人,艇长30米,艇宽16米,甲板长28.8米,宽7.2米,满载排水量吨,最大时速52节(93千米/时)左右,最大运载能力在50~60吨之间,可搭载1辆坦克或2辆步兵战车、80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
由于视频一般采用远距离跟踪视角,所以很难看出A的速度实际上非常快,而且相当灵活,这对抢滩登陆相当重要。严格来说“野马”并非在水面上航行,而是“悬浮”在水面上,因此阻力要比传统船只小得多。再加上两台从航空发动机改过来的强力引擎,使得“野马”具备相当充沛的动力。
但是自年型气垫登陆艇首艇号艇下水后,型的产量并不高,只有三艘,这使得以作为主要搭载目标的型两栖船坞登陆舰经常“肚子空空”,只能用05两栖车族或者更小的型气垫登陆艇来“填饱肚子”。
最早批次的型气垫船,注意其动力舱与排气口和上面的新批次不一样。
这是由于早期批次的型气垫船采用的是进口自乌克兰的UGT-燃气轮机,这款燃气轮机性能不错。可问题在于噪音太大,而且还伴随强烈低频振动,的人员舱又挨着动力舱,测试中指战员普遍反映受不了。只能暂时停止生产,等国产动力成熟。
中泰“蓝色突击-”联合演习中中泰两国海*陆战队员冲下A,乘员舱就在两侧,挨着动力舱。
年,第二批次将GTD-更换为中航工业黎明生产的QC-70型燃气轮机(就是WS-10改过来的,第一批次也回厂进行了升级,所以也有直接都叫型的),噪音和振动问题得到解决,该批次就是A型,随即开始开始大量生产,算上这次演习中新出现的和,A型登陆艇至少有13艘。
现在解放*能够做到一次出动三艘A同时进行登陆
目前解放*拥有8艘船坞登陆舰,这就至少需要32艘A,另外还有两艘两栖攻击舰,就算也按照能装四艘算也要8艘,加起来就40艘了——这还不算日常训练教学用的,目前A数量远远不够。
另外就是武器运输不是把坦克往气垫船上一停就完了,考虑到海况问题和气垫船本身的高速,保证装载的坦克装甲车辆在登陆途中不发生偏移是非常重要的。40多吨的坦克要是因为海况问题发生滑动撞上气垫船两侧可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气垫船转向的时候),所以会有专门的系泊方式。这些都需要部队进行摸索,不同海域的系泊方式也不一样。
最早携带ZTZ-96坦克进行测试的图片,可以看到坦克两侧有固定用的钢缆。同时坦克是露天停放的,抗风浪也是一个问题。
这次演习还有“野牛”气垫登陆艇参加。解放*的“野牛”气垫登陆艇共有四艘,分别是、、、号,前两艘为从乌克兰购买,后两艘则是通过乌克兰方面提供的技术制造。本来笔者以为会造更多,但是目前看来就四艘了。想来可能成熟了,就没必要再多造(第一艘野牛交付是年,第二艘为年,当时国产动力并未解决,可能是当做一个备选方案)。
目前“野牛”气垫船被混编进登陆部队中,所以视频里能看到A“野马”和“野牛”并肩作战,一起投送重装备。
“野马”和“野牛”并肩作战。“野牛”是第一艘,也是最成熟的一艘,第二艘由于乌克兰时局动荡,说是交付时没有完全完工。
“野牛”作为两栖登陆“舰”而非“艇”,尺寸远大于现今船坞登陆舰和两栖攻击舰的容纳能力,无法依靠任何*用规格母船搭载,因此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续航力。但一艘就能投送3辆96A坦克,采用封闭式运输,具有较好的抗风浪能力。而且“野牛”火力更猛,强到可以作为支援火力持续存在于近岸。度更快也。不过野牛气垫船在浪高2米以上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严重失速的情况,不能全速行驶。而在中国海域全年有天的时间浪高在1.5-2米,这也是中国虽然有“野牛”的制造技术但没有制造更多的原因之一(至少目前如此,有说法除了既定的四艘外还有另外两艘,但是一直没消息)。
登陆作战时,当解放*海空火箭战支压制对方海空电等力量后,先由无人艇前出爆破破障,给登陆舰创造登陆区。然后登陆部队在各型直升机的掩护下,和停泊在40公里外开始超地平线登陆,释放型两栖登陆艇和05两栖战车。“野牛”依靠自身动力跨海而来,其他诸如和系列也蓄势待发。
无人爆破艇这个“天女散花”是有讲究的,专门在登陆场炸开一个足够宽的口子
是除了和之外,民用半潜船改装而来的直升机中继基地也是支持解放*陆航部队跨海作战,保证在登陆场上滞空时间和补给的好办法。
ZTZ-96A坦克目前看来有点老了,未来东部战区可以换装ZTZ-96B坦克,当然A“野马”和“野牛”都是有能力投送ZTZ-99A主战坦克的,但是考虑到假想敌的基建水平,40多吨的坦克就是极限了,东部战区也因此没有装备ZTZ-99A坦克。
服役版本的96B配置比比赛版本的还要好
ZTZ-96B虽然挂着96系列坦克的名字,但严格来说是一款全新的40吨级主战坦克,性能比起96和96A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力(主要是火控和车长观瞄),机动(主要是底盘,老96那个底盘真就是二代坦克的,还用两根杆呢)和防护均有很大提升,未来将99A和15式一起作为解放*的主力坦克,由于其吨位适中,处于一种“万金油”的位置。不少老96坦克,88系坦克和59坦克还“嗷嗷待换”呢。
虽然所剩不多,但是还是有部队用着59,而88式主要在新疆*区。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部战区正在快速换装,海*两栖登陆力量也在快速建设。这次投送96A多少还有点验证性质,也没有步兵战车配合。未来能看到多艘A配合四艘“野牛”同时投送大量96A和04/04A步兵战车,成建制投送陆*合成化装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