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拜会西王母,八骏功不可没。而八骏都是由造父从野马里面选出、并驯服而得,所以周穆王出行,都是由造父亲自驾驭马车。我们在把玩八骏马钱的同时,品味这些马钱背后所蕴含的神奇传说,真是其乐无穷。
在本文上、中两篇中,我们已经欣赏了不同版别的八骏马钱。本篇再接着欣赏不同版别、别具一格的八骏马钱。
在八骏马钱中,以毛色命名的八骏马钱多见,而以速度(行迹)命名的八骏马钱少见、甚至有的未见。
八骏以速度(行迹)命名,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胡应麟的看法,可能在唐宋时期就有了,人们认可的还是《穆天子传》所说的天子之骏(以毛色命名的八骏)。这可能是以速度(行迹)命名的八骏马钱少见的主要因素。
图1八骏之马(一组三枚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中国珍稀钱币图典--花钱卷》,诚致谢意!)
如图1所示八骏马钱,分别为赤骥之马、渠*之马、绿耳之马,其他五骏的“之马”马钱有待发现。
有学者认为,以毛色命名的八骏,其命名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按毛色来的,还有突厥语音译的因素。因为这些骏马,有不少都是从大宛、乌孙引进的,本身就具有突厥语名称。引进时结合各自的特性,在突厥语音译的基础上,从汉语的角度进行命名。如盗骊、白义、俞仑、渠*、华骝等。
盗骊,古代名驹,乃关外名马,颈细,色浅黑;体格健壮,千里绝群,脾气暴烈,极难驯服。通常说来,"骊"字固然直指黑色之马,但是它也可能指称近似于黑的颜色,也有"黑而*"义。"盗骊"的语原是突厥语toru?。toru?自古至今都是操突厥语各族用以称呼马的名号(常指栗色、赤褐色的马),并且其语音与"盗骊"颇为吻合,而它所指的毛色也近似于"骊"。
在八骏马钱中,盗骊的版别多于俞仑,且常用"麗(丽)"字。
图2盗麗(两版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白义,语原为突厥语bo:z。白义、奔霄、满梢,这三个马名分别是突厥语bo:zyunt和bo:zat的音译,两个词组的含义则完全一样。且白义、奔霄均为八骏之三。bo:z一词,早就在突厥语族中广泛使用,几乎专指马匹的毛色;bo:z的色泽至少并非纯白,而可能为淡灰或深灰。如bo:zat(at义为马),均被释作"灰马"。
在八骏马钱中,白义马钱常见,奔霄马钱少见。
图3白義(两版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古泉园地网,诚致谢意!)
另还见“白□(由“馬義”两字组成一字)”马钱。
图4满梢(两版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俞仑(逾轮),语原为突厥语yegren。鉴于yugren可以作为马匹毛色的专门修饰词,甚至作为坐骑的专称;它也曾屡次作为突厥贵人的战马名出现在碑铭中;同时其语音又与"逾轮"相合,所以将其视作"逾轮"的语原。俞仑马钱的版别,在八骏马钱中是最少的,这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渠*,语原为突厥语kuba:。kuba:一词经常被用来指称牲畜的毛色,诸如马、牛等。其含义为"灰白色"、"淡灰色"、"暗*色"以及"暗褐色"或"焦茶色"等。kuba:还有"深*色(马)"或"火*色(马)"的意思。
在八骏马钱中,渠*马钱常见,版别较多,主要区别在于字体、马形(马尾)。常被误读成“*渠”(是“*渠”还是“渠*”)。
图5渠*(五版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华骝,可能是突厥语Kula:的译名。kula:义为"具有黑色鬃毛和尾巴的焦茶色马",这种马始终被人们视为珍奇和高贵的坐骑。此马马背上有黑色条纹,马鬃、马尾也呈黑色,高大,瘦削,(跑起来)迅捷得象一阵狂风。
在八骏马钱中,有一枚独特的马钱:八龙之骏/骅骝,在八骏之中,只有“骅骝”有此待遇,而其他七骏未见如此版式。故曰:八龙之骏,骅骝为首。
图6八龙(龍)之骏(駿)骅骝(驊騮)(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诚致谢意!)
在八骏马钱中,常见的以骅骝马钱版别为多。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骅骝的尊贵。
图7骅骝(驊騮)(三版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图8华骝(華騮)(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图9华留(華留)(五版图片源于华夏古泉网、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图10华留(華留南北二斗)
在八骏马钱中,绿耳的版别也不少,已另文叙述。
还有一枚独特的八骏马钱----山子/双马,浓烈的母子情深,洋溢于泉面。在马钱中亦独树一帜。
图11山子(图片源于首席收藏网,诚致谢意!)
穆王善御马八骏美名扬(上)
穆王善御马八骏美名扬(中)
本文上中下三部分的马钱,未一一注明铸造年代,这里予以统一说明:马钱源于北宋的打马格钱,后来历代均有拓展铸造,邻国亦有铸造。
本文原创《八龙之骏骅骝为首–马钱“八龙之骏骅骝”赏析》发表于《华夏古泉网》-5-4。这次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充实,期待得到同好们的指点共研!
如喜欢阅读本公号文章,可按标题下方“童心驰骋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