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野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野马科迈罗挑战者,还不会保养的看过来
TUhjnbcbe - 2021/1/9 19:03:00

关于野马、科迈罗、挑战者之类的美式肌肉,在中国用车、保养要注意什么?

说起来也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今天leoleo来跟大家聊聊保养的问题,友情提醒一下,本文比较长,可以先点右上角菜单“收藏”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说在最前面

老实说,如果你的车打算用两年就卖掉,似乎就不用往下看了;但是如果你真正关心这台“小肌肉”,那么请注意,保养中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如果你都注意到了,那么爱车的良好状态一定能够保持下去。

其实说到“汽车保养”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真正做起来并不难,话说国外的不少家庭主妇都会自己保养。

二、先说去哪里保养的问题

这一节主要写给在4S提车的朋友看,

如果你的车是美规的,可以跳到文章的第三部分。

(一)关于4S的正规保养

如果你的车是在4S买的,不管是哪个品牌的车型,野马也好、科迈罗也好,首先有个小细节,如果你当地有多几家4S(尤其这些4S店隶属于不同的集团公司),有可能保养收取的工时费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的差异还挺大,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本来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是收费却不一样。如果你在意保养的价格,注意先打电话问清楚再选择一家合适的4S前往。

正常来说,车子出了问题是要去卖车给你的那家4S索赔的,但是如果你在另外一家4S做过保养,这样你的资料就会传到这家4S的系统上,以后要是有问题,理论上同样也可以到保养的这家4S索赔了,但至于这家4S配不配合,或者找理由来推托,那就因地而异了。

但如果你车子有问题要索赔,如果你以前一直都在卖车给你的4S保养的,这时候到别的4S就暂时无法索赔了(因为他们在系统上查不到你的资料)。

关于省钱的办法:有的东西是可以自己带去4S的,这样也可以省一些费用,一般常规保养无非就是换机油和三滤,机油滤芯、进气滤芯、空调滤芯,以科迈罗的为例,看图:

注意空调滤芯是有塑料密封包装的,不然存放的时候容易受潮发霉坏掉:

相对来说,从网上买的要比4S便宜很多,比如这个机油滤芯,网上卖35元,4S要卖到元,而且工时费另算。但注意,不要买到假货!质保期内,机油滤芯相对算关键部位,4S不一定同意你自己带过去,但至少进气滤芯和空调滤芯可以自己带去。

至于多少公里要换进气滤芯和空调滤芯,每台车的保养手册上都写着呢,自己看吧,如果平时用车环境差,建议是勤换一下,反正没多贵,干净的进气滤芯也有利于保护发动机。

(二)关于不在4S保养

正常来说,买车都会送一次保养,这次保养的机油、耗材费用都是厂家包的,所以不用白不用;但至于后续保养要不要去4S,不少朋友都说“不去4S保养就不给质保了”,其实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如果你真正了解质保索赔的流程,就知道这根本就不是理由。

正常情况下,只要你第一次免费保养在4S做,系统上有了你的资料,那么后续不管你的保养是否在4S做的,如果车子的零配件有问题,一样可以找4S索赔,如果你担心4S以不在他们那里保养为由拒绝索赔,那么这个说法有两个问题:1、索赔是厂家赔,又不是4S自己赔,4S不过是帮你走个证明出故障、然后申报厂家的流程而已;2、如果真有4S推托,除非他能证明你的故障是因为你在外头保养不当造成的,但实际上要举证是比较困难的。

有人说4S保养放心一点,正规一些;但这里我可以说,实际经验是,不少4S的修车师傅也是拿着一成不变的工资,每天枯燥的在相对恶劣的环境里上下班,而且等着保养的车辆排了长队,你指望他能有多细心?甚至于有的4S店都拒绝顾客进入修车区域,看都不让你看,里面发生了什么你真的放心吗?

(尽管国内大部分4S的维修车间还是很整洁的,但在夏天时环境仍然很酷热)

所以正常情况下,如果你很在意保养质量,只要首次免费保养在4S做完就行了,后续可以找个靠谱的,能自己盯住施工的地方保养会更放心一些。

三、换机油的相关问题

(一)首先对于新提车的朋友,要留意看车子的出厂日期,如果发现车子“库存”超过一年,那么提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换机油,因为机油注入到发动机后已经相当于暴露在空气中了,保质期基本上就一年,超过之后机油的粘度、附着力都会明显下降。

一般可以在车门边上的铭牌那里看到车子的出厂日期,这是15款野马的,右下角就是出厂日期:

(二)然后是清洗剂的问题:一般来说,4S有个项目叫“发动机深度清洁”,其实很蛋疼,大多都是用清洗剂洗一下而已,一般这个项目4S要收以上,其实这个完全可以自己做,而且做得更细致:

1、买一瓶发动机清洗剂,这类产品也非常多,价格在左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安索、一个是力魔:

2、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清洗剂呢?一般是跑了几万公里的车子,发动机内部会产生一些“油泥”,用清洗剂可以把油泥洗掉,减轻发动机的负担,让发动机运转更顺畅;

此外,对于新车,虽然现在的新车已经不用刻意去磨合,但实际上在前1万公里换机油的时候,如果你仔细观察,仍然可以在油尺上发现有磨合出来的铁粉,虽然机油滤芯可以在发动机工作时把铁粉滤掉,但既然做保养,当然最好能把这些铁粉也都清理出去,这时候用清洗剂效果会好一些;(如果更换带磁性的油底壳螺丝,可以把铁粉都吸在底部,这样更好)所以前1万公里也建议保养勤快一点,不必纠结非得5千公里才去保养。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前后两次保养更换了不同品牌、成分的机油,用清洗剂可以把旧的机油更换得更彻底。至于不同品牌的机油能否混用,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主要跟机油成分有关,这里不展开讨论,总之保险起见把旧的机油换干净总是好事。

3、清洗剂的使用方法:在保养换机油之前,先加清洗剂进去,没错,就是从机油注入口加进去,然后怠速放车子15-20分钟,就可以达到清洗作用。其实这个原理很简单,这个清洗剂加进机油口之后,通过怠速运转发动机,让清洗剂混合进旧的机油里,并在怠速时把混合了清洗剂的机油泵到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当中,从而达到清洗掉油垢的目的。

(上图为科迈罗的机油注入口)

但有个细节要注意,一般的4S、或者外面的汽修店,一般小工都比较图省事,或者有人在排队,要赶工,所以一般都不会给你怠速运转15-20分钟,往往是走个形式,不到10分钟就帮你放油出来了,这样效果就打了折扣。所以最好保养的时候自己在旁边盯着!

(三)换机油的问题

1、先说选机油的问题

(1)主要想说一下野马2.3T的车型,由于使用了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机油的选择上还是要有所注意的,特别是不要去选择那种高性能机油,比如Torco、Mutol、Redline的酯类机油,都含有钼(Mo),包括二硫化钼或有机钼,这有什么影响呢,这里稍微解释一下:

二硫化钼为屈指可数的天然优质固体润滑剂,摩擦系数仅为0.05,数值小于大部分其它润滑剂,所以广泛用于各种高性能机油当中。但是二硫化钼悬浮液最大的问题是颗粒属于非亲油性物质,长期不用颗粒会沉淀。颗粒悬浮液的沉淀难题,是当今世界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克服二硫化钼的悬浮难题,出现了第二代钼的润滑添加剂——有机钼。有机钼是一种可溶于机油的液体,在发动机运转的高温极压下,会分解出二硫化钼并在缸壁形成二硫化钼膜,达到抗磨减摩的润滑效果,解决二硫化钼的悬浮难题。

但关键在于钼是容易产生沉积的;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是需要机油流入增压器中的全浮式轴承里,在轴承表面形成油膜,使轴处于悬浮状态;

所以当机油通过涡轮增压器进油口到轴承这一段,用含有钼的高性能机油,时间长了就容易被堵塞。所以如果喜欢使用这类高性能机油的车主,最好定期清理发动机,这样对发动机的寿命是有好处的。

(2)机油标号的含义在网上也都能查到,这里只简单说一下,比如科迈罗和野马都适用的5W-30,W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低温流动性,0w为零下35度可流动,5w为零下30度可流动,虽然选择数字小一点的比较好,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5W也够用了,没必要选择更贵的0W标号,而且也只是多了-5°而已。

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的粘性,粘性并不是越高越好,更高的粘性会增加发动机阻力,提高油耗,所以按厂家推荐的标号5W-30来选择机油就可以了。

而就我个人的使用经验来说,在实际体验过各个牌子的机油之后,我把选择停留在了安索上面,为什么选安索呢——其实新机油刚换上去的时候,不少品牌的机油(只要是正品)都是很顺滑的,都没太大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是否长效,就是能够相对保持更长时间的正常工作状态,而不会较早就出现性能衰减;也就是说,按照我相对暴力的驾驶习惯来说,这款机油能够满足我的需求,同时也不至于老得跑去换。

(常见的5W-30已经足够日常使用)

2、关于机油的寿命,这个问题在网上讨论起来的时候往往容易引起争议,我主要想提醒大家留意个细节,虽然厂家标称的是建议每5千公里更换机油,但是厂家的建议是按照正常驾驶的工况来估计的,并不适用于喜欢暴力驾驶的车主;尤其日常驾驶如果有喜欢拉高转速听声浪的习惯,只会让机油衰减得更快,甚至远不到5千公里的里程就明显衰减了;或者你的车带有涡轮增压器(比如2.3T的野马、2.0T的科迈罗),平时用车时的涡轮温度也经常比较高,这样也会导致机油出现较早的性能衰减;

再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有试过用常规的金美孚、嘉实多去跑赛道,这样激烈的一天下来,第二天如果不换新机油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法跑。

所以有时候经常看到有人抱怨“我的车怎么都跑不过他的,没理由啊”,我想试问,你在抱怨的同时,你是否有留意你的机油已经衰减得差不多了呢?——如果真想跑得快,勤换机油比你改个进排气还更实在!

关于涡轮车烧机油的问题:

这个问题最近比较凸显,尤其很多2.3T的野马,经常看到排气管冒出滚滚白烟的。烧机油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跟发动机的活塞环密封、涡轮等多个环节都有关系,假设先排除发动机本身的故障,比较常见的是涡轮出的毛病:

关于解释这个问题,大家首先得了解涡轮的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叶轮和排气叶轮是通过一根中心轴链接在一起的,这样当废气推动排气叶轮旋转的时候,才会带动进气叶轮旋转,达到给进气加压的目的。

那么问题也就往往出现在这个中心轴的轴承润滑上面,绝大多数原厂车配备的涡轮,出于成本原因,采用的都是机油润滑的轴承结构,也就是说只有发动机运转的时候,油泵才会把机油源源不断地泵到涡轮内部,达到润滑、降温的目的,这样一来容易出现几个毛病:

(1)涡轮温度较高,工作环境恶劣,一旦油封出现问题,自然就会导致机油溢出,这样就出现了烧机油的问题,滚滚白烟自然就来了;

(2)跟车主的驾驶习惯也有关,如果车主平时在激烈驾驶后,涡轮温度很高,这个时候停车立即熄火,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油泵也不再把机油泵到涡轮内部,这时候涡轮的温度还很高,里面的机油得不到循环流动,这就容易导致机油碳化(久而久之,堵塞润滑油路),也容易让油封受损。如果你晚上留心观察,会发现野马2.3T的涡轮很容易被烧红,虽然没有上图那么夸张,但是在黑暗中仍然能看到微微发红的涡轮。

3、再说下机油用量,第五代科迈罗V6的标准机油用量是5.7L;款野马2.3T的用量也接近5.7L、第五代野马也是5.7L,也真巧。

其实这里也有个细节:

一般进口的金美孚、安索的所谓1L装,其实是一夸脱1瓶,“夸脱”是国外常用的单位,而国内则习惯用“升”;1夸脱实际是mL(不到1L),参考下图,注意看瓶子右下角:

(看到了吗?上图右下角写着mL,而不是大家都以为的1L)

如果用六瓶,而且旧的机油又排放得足够干净,那么这六小瓶就要都倒干净了,6*mL=5.L,只能说是接近标准的5.7L,但其实也正好够用了。保养时因为机油很粘的,小工们一般都会赶工,不会帮你把机油倒得那么干净。如果倒完一瓶之后,你试着盖上瓶盖,把瓶子倒置,过几分钟会发现又得了至少一个瓶盖的机油出来。

但如果是下面这种国内封装的1L瓶装,并没有标明是mL的,量会更足一些;虽然1夸脱的一瓶看起来好像只少那么几十毫升,但是很多瓶累计下来就不一样了:

(瓶子右下角写着1L,而不是一夸脱)

4、下面说说换机油的注意事项:

第一个细节,就是热车情况下,往往放旧的机油是放不干净的,机油会粘附在发动机里面,所以扭开机油底壳的螺丝后,可以要求小工让车子放油放久一点(一般情况下都会赶工,导致放油放不完),如果有条件,可以把车子放个40-60分钟,让发动机慢慢冷却,这样车子里的旧油才会逐渐流到底部,这样才可能放得干净。

当然注意每次换机油都要换新的机油滤芯(国内也叫机油格):

(上图是野马的机油滤芯位置)

(上图是科迈罗的机油滤芯位置)

(换出来的旧机油滤芯都挺脏的)

常规方式放完旧机油后别以为就完了,最好还要让小工用气枪从机油注入口那里多吹一下,实际上这样还可以把挺多积累在油底壳里的旧机油给吹出来。这些旧油里面经常会包含磨合的铁粉、油垢和一些杂质,所以都很黑,一定要放干净了。总之确保旧油放干净后,再放新油进去,这样新油被污染的程度更小,保养之后的效果会更好。

如果是在热车下操作的,不但旧油放不干净,而且新油也不容易加满,因为你会看到油尺已经到标准油位了,但其实冷车后,会发现油位会降下来一些。

有一次我在4S换了嘉实多极护,买的5L+1L装的两瓶,就发现4S的操作很粗糙,注入机油时只是粗略的看一下机油够了没有。当时现场查看油尺貌似已经够了,回家后冷车时又检查了一下,发现油量仅仅在底限附近,幸好多出来的0.3L机油有带回来,这样可以就自己补加进去了。

顺便也说一下怎么看油尺,其实说明书有写,不过估计大家都没认真看的,以科迈罗为例,油尺在这里:

第六代野马2.3T的机油尺也很好找,就在下图的*色拉环那里:

先拔出来,然后用纸巾搽干净,再把油尺放回去,再拔出来,这样才能看到比较准确的油位:

图片是油尺的底端,一般油位在图片里上下阴影处的中间就算OK了,上下阴影处分别是底限和上限,也就是说,机油少了不好,加太多也不好。比如下面这张图,机油只到从下往上数的第二个圆圈,偏少了一些,可以再补一些机油。

四、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由于我们的的肌肉车都是后驱车,有个地方不得不提一下,

就是后差速器!

这个地方很容易被忽略掉,因为一般常见的前驱车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我通过观察了好几台科迈罗、野马,发现这个地方的油最好在新车磨合后尽快换一次较好!

上图是野马2.3T的后差速器外壳,上面可以看到两个螺母,上面一颗是注油孔,下面一颗是排油孔。

先说为什么要换差速油?

下图是我的科迈罗新车刚跑了3千多公里时,把差速器的旧油排出,发现里面很脏,而且带有磨合出的铁粉:

野马也不能幸免,

这是一台野马2.3T,之前也忽视了这个问题,后来更换时把注油口螺丝拆下来,吓了我们一跳!

见下图,螺丝是带有磁性的,上面好多铁屑和油泥!

而且放出的油也极黑、极脏:如果置之不理会怎么样呢?

里面磨合出的铁屑得不到排出,长时间混合在差速器的油里面工作,

久而有之容易导致差速器的齿轮间隙、虚位变大!

差速器的油要更换也容易,

下面以2.3T野马为例:

先买一瓶清洗剂,

用注射器之类的东西把清洗剂打进差速器里面:

然后把这个螺丝清理干净后,扭回去。

再去溜一下车,大概10分钟,注意不要急加速、急刹车。

然后回来再把里面的油都放干净,

一定要彻底放干净,可以用气枪从注油口往里吹,

把废油从下面的排油口吹出来,

最后重新把新油泵进去,就OK啦

但是注意,油泵和管路里可能会残留一部分油,

一定要确保差速器里面的油达到官方要求的量。

最后说一下常见车型的用量:

第五代科迈罗V6使用75W90的油0.95L,

第六代科迈罗2.0T,使用0.5L(有限滑差速器的需要1.1L);

第五代野马V6使用75W的油1.9L,

第六代野马2.3T使用75W90的油1.5L,

15款挑战者V6使用75W90的油0.7L,

——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官方标称的量来买油,因为一般在换新油的时候,油泵和管路里面一定会残留一部分,所以对于上面提到的科迈罗、挑战者来说,都得买两瓶小的油,第五、六代野马要买三瓶。

本文提到的各种油在几年前可能还不大好买,

现在虽然渠道多了,当然也别忘记防范假货。

同时也是为了大家方便,在AMCC商城里也可以找到部分油品。

关于变速箱的保养,可以在这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野马科迈罗挑战者,还不会保养的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