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野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相差12岁母女的遗愿清单
TUhjnbcbe - 2021/4/3 13:43:00
问一个似乎不太美好的问题。假如你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你会在自己的遗愿清单里写些什么?记得叔曾看过一部电影,叫《遗愿清单》。电影里的主角,不是俊男,也不是靓女,而是两个满脸皱纹的糟老头子。一个叫爱德华,是个亿万富翁,但性格冷漠,被查出癌症的时候,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另一个叫做卡特,很博学,不太爱说话,但妻子和孩子经常来看望他。阴差阳错之下,两个人被安排到同一个病房,又同时被医生宣判珍惜人生最后的时光。两人对望了许久,平静,沉默。尽管人生如此不同,死亡却让人人平等。事实上,他们内心都有着遗憾:爱德华因忙于事业忽略亲情,渴望陪伴;卡特年轻时为了孕妻放弃了成为历史教授的梦想。接下来,卡特写下遗愿清单:“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笑到流眼泪”、“开一次野马跑车”、“亲眼目睹奇迹”…而爱德华也拿起笔加上了自己的遗愿:跳伞、刺一个纹身、亲吻最美丽的女孩…电影中,两个人写下这生的遗憾和向往,并一一实现,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感动了无数人:死有何惧呢?如果活得不枉此生的话。于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给自己制定一份遗愿清单,成为了许多人重新审视自己生命的方式。纪慈恩和*真真也是一样,在走向生命的尽头之前,她们决定一起制定一份遗愿清单。而和大多数人制定“遗愿清单”不一样的是,在制定这份清单的时候,才17岁的真真已经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可能不多了。母女俩定下遗愿清单,是在年。这一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真真的心脏已经严重肿胀变形,生命垂危。母亲纪慈恩决定带她去新加坡手术,纪慈恩希望,如果手术成功的话,她就陪着真真去实现那些愿望…尽管她们不是亲生母女,但又有什么关系,她们早就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的,真真是纪慈恩领养来的。年,纪慈恩从福利院正式领养了被父母遗弃的真真,那时,纪慈恩只有22岁,只比真真大12岁。自己也不过二十岁出头,领养一个被医生宣布活不过二十岁的孩子,大家说她,“疯了”“怎么想的”…但只有纪慈恩知道,做这个决定之前,自己想了多少,经历了多少。一切,还要从多年前说起。年,19岁的纪慈恩乘飞机抵达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她此行的目的,是看望自己肺癌晚期的闺蜜默默。一路上纪慈恩的心情都很沉重,想起默默,纪慈恩很心疼。默默六岁时被父母抛弃到孤儿院,七岁时才被外婆领回抚养…所以自己这个朋友和家人的关爱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那段日子,两个人几乎整天黏在一起,默默也总是像姐姐一样照顾她。后来默默去北京读了大学,接着又出国做了交换生、当翻译…然后就留在了那里。纪慈恩替默默开心,默默的外婆几年前就去世了,离开这片伤心地,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不久之后,纪慈恩突然接到了消息,默默希望纪慈恩能来荷兰陪自己,她被查出了癌症晚期,活不多久了。纪慈恩火速飞往荷兰,但她到了之后才知道,默默叫自己远渡重洋,除了陪伴还有一个目的——在手术书上签字,同意默默安乐死。荷兰的法律是允许安乐死的,默默的病情也符合条件,但是需要亲人签字。默默唯一能想到的亲人就是纪慈恩了。纪慈恩想不通,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好青年,怎么就会想要安乐死呢?她坚决拒绝签字。但这种坚决,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很快土崩瓦解了。默默的病痛几乎每天都会发作,疼的时候,她都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咬自己的胳膊,咬到牙齿都掉了。纪慈恩说:“看到她那个样子,我都不忍心。”抵达荷兰两个月后,纪慈恩在知情书上签了字,并将默默的骨灰带回了国内安葬。一切尘埃落定,纪慈恩遵守承诺,陪好友走完最后一程。然而纪慈恩不知道,回国后,等待着她的是无尽的指责和谩骂。有默默的好友得知她签了字,开始骂她不得好死,说她是杀人凶手,杀了他们的好友。19岁的纪慈恩无法理解铺天盖地的指责,她能做的,就是每天缩在房间里不出门,也不跟任何人说话。心理医生诊断,纪慈恩患上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治疗了一年依旧收效甚微后,医生提出了一个建议:让纪慈恩去孤儿院看看,或许会有一些改变。纪慈恩说,当她走进孤儿院的那一刻,会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她看着那些孩子的时候知道,大家都一样,都有创伤。在福利院当义工的日子,纪慈恩逐渐回归正常生活,还认识了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真真。真真和默默很像,从小被父母遗弃,没有安全感,不相信周围的人,但对纪慈恩却有天然的亲切和依恋。她喜欢纪慈恩的亲近,喜欢纪慈恩抱着她,也喜欢纪慈恩当她的“妈妈”。要是见不到纪慈恩,她还会搞一些恶作剧。没办法,院长联系纪慈恩,问她是否愿意带真真走,学校的问题和费用问题,他们来解决。那一年,纪慈恩22岁,她说,看着她眼巴巴的看着你,真的无法拒绝。尤其是经过安乐死事件之后,她决定,面对自己的伤口,做一个被医生判定“活不过”20岁的孩子的母亲。在纪慈恩看来,真真是个早慧的孩子,她珍惜这个小家庭。努力学习,生活琐事也做得很好…但纪慈恩还是担心,因为真真会突然伤心哭泣、自我否定。对此,还在学习当一个母亲的纪慈恩束手无策。直到有一天,纪慈恩遇到了一个另一个家长才知道,原来真真在学校一直遭受着歧视,而真真从没和她说过。纪慈恩给真真请了三天假,让她把所有想说的话写下来,纪慈恩还给班主任打了个电话,请班主任给真真十分钟,朗读自己的作文。真真洋洋洒洒写了很长。在这篇作文的最后,真真写道:谢谢我的妈妈爱我。纪慈恩说,她很佩服真真,因为她敢面对自己的伤口,自己也需要这样做。时间就这样走着,转眼,真真17岁了,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她阳光,自信,还敢为被欺负的同学出头…纪慈恩在大理买了一套房子,和真真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纪慈恩常常想,时间能停在这就好了。可真真17岁这年,不好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真真在课堂上突然晕倒,医生告诉纪慈恩,真真的心脏开始肿胀变形,真真的身体越来越差,只能靠药物维持。一天,纪慈恩回家发现真真留下了一张纸条,离家出走了,纪慈恩发疯的找,终于找到真真的时候,真真说不想成为妈妈的负担。而纪慈恩告诉她:你觉得经济负担和失去你相比,哪个才是真正的灾难?真真最后决定接受手术,“我真的一点都不怕死,我只是不想和你分开。”手术前,民*局阿姨带来一张照片,这是真真待过的第三家福利院,照片里一共二十多个小朋友,真真是其中一个。真真很感慨,那么多小伙伴,不知有多少已经死了,有多少有了爸爸妈妈,有多少走上了不归路,有多少有一颗阴暗的内心,有多少人学业有成,有多少人像自己一样,病痛却幸福。带真真来新加坡,是母女二人的最后一搏。但很可惜,她们并没有等来期盼的结果。手术仅仅进行了三个小时就结束了,医生告诉纪慈恩,真真的心脏已经完全变形,手术无法继续。纪慈恩出奇的平静,她跪在病床边告诉她:真真,相信你已经感觉到了,手术失败了。现在,她想让真真做出人生中最后一个选择,是继续插管,还是停止呼吸机…再或者,还有第三个选择:这个选择,妈妈来为你做。真真写下了一段话,意思是:希望医生能让自己活到18岁,这样妈妈的义务就尽完了。而此时离真真18岁的生日,还有不到40天。纪慈恩开始每天陪在真真床边,跟她说话,经历了5个不眠不休的日夜后,纪慈恩晕倒在了病房里。她醒来的时候,医生告诉她,真真走了,她大概也不想妈妈这么累了。真真走后,纪慈恩遵从真真的遗愿,将她的一部分骨灰埋在她最爱的一盆植物里,另一部分,就随身带着。在电影《遗愿清单》里,两个老人一起完成了清单,接下来的几年,纪慈恩则带着真真那一份一起。她们去撒哈拉沙漠露营,去埃及看金字塔,去可可西里…当然,还有跳伞。真真曾问她,跳伞是不是她的遗愿清单,纪慈恩给了否定的答案,跳伞是证明人勇气的一种方式,她的生命,已经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去证明了。真真觉得可惜,“如果我有一颗健康的心脏,我一定不放弃健康的器官赐予我的每一个权利。”如今,这个愿望妈妈带她完成了,而在没有真真的世界里,纪慈恩也说,她也许能看到,妈妈在好好的活着。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死,永远是一个太宏大的话题。生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喜悦,意味着无限可能未来和广大的世界。而死亡,当人们意识到步入死亡的最后一站。就会开始避讳、反感、不安、甚至是厌恶。但对于纪慈恩和真真,她们曾在面对生命的时候悲痛过、受伤过,也曾在直面死亡后延续这份爱意,治愈彼此。这个结局,她们不遗憾了。就像那句话说的,死有何惧呢?如果活得不枉此生的话。

-END-

作者:震惊叔图片来源:凤凰卫视《冷暖人生》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加波

1
查看完整版本: 相差12岁母女的遗愿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