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项链》repo
原创作者:野马尘埃
时间:.3.6场地:天津大剧院多功能厅回天津看的第一场剧,话剧《项链》,改编自莫泊桑小说《项链》,民国版。
说实话看页面的介绍我有点害怕,它是这么说的:
那时的中国自由而浪漫,天堂与地狱往往只有一街之隔。女一号慕云和女二号思洁有着相同的起点、相同的欲望,但不同的性格造就了她们前半生截然不同的命运。一个在温馨的小家中度日,没什么闲钱却有丈夫的护持;一个嫁入高门,虽然养尊处优,却以丈夫为天,处处受丈夫掣肘。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当这两种命运重新交错,慕云是否会后悔当初的选择?《项链》为我们交上了一份现实的答卷。
我仔细想了想,没感觉原文里有这种气质的情节,不过反正票不贵,管他呢。
说实话,前半段大部分都让我挺惊喜的,曾经很担心国外小说改编成中国版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不过得益于莫泊桑原文的短小精悍,话剧本身不需要做过多的背景设置,法国的故事移植到民国,裙子换成旗袍也没什么不妥。两位女主:慕云和思洁重逢暗中攀比,再到进入回忆时期畅享未来的生活那段,演技很好,语气和声线从阴阳怪气瞬间切换成天真烂漫,这一段还是很有意思的,填充了原文省略的剧情。女主夫妇的家庭生活刻画得也还算不错,酱油很贵和素丸子之类的小细节算是比较有年代感,女主定做的旗袍和项链很美,之类。
截止到项链丢失的剧情出现,这部剧还算是以一种正常的方式演绎,虽然因为小说的普及大家对剧情心里都有数,但是看着不让人烦,我本来一边看一边想这篇repo要好好夸夸的。
直到项链丢了,男女主借完高利贷,后面的剧情可算是要了命了,忽喇喇似大厦倾。
让我们看看莫泊桑原文是怎么写的:
“他们辞退了女佣;搬了家;”
“她开始做种种家务上的粗硬工作了”
“穿着得像是一个平民妇人了”
“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
我觉得对画面稍有想象力的人,应该都可以很容易地在心里勾画出此时夫妻二人的形象,可是偏偏演员和台词都还完全沉浸在项链丢失前的剧情状态里,已经欠下那么多钱了,男主一天要打三份工,可他还是会在饭前沉迷看报纸而需要女主催他吃饭的人,不是说你不能因为不想说话而不理女主,可是你这时候还有闲心看报呢?我个人觉得一个累到极点的人漫无目的地发呆可能更合适一点,而此时的女主却在说:“你怎么了?你为什么好久不跟我说话了”之类的台词,救命啊,他怎么了你不知道吗?是不是失忆症犯了想不起来欠了多少钱啊?之后就柔柔弱弱地坐在沙发上说,原来你还是怪我了。看到这里我已经趋于崩溃,是的!他怪你了!你们欠了一千两百块银元!你们的后半辈子完了!你前面不是指责了两句他吗!继续啊!被生活压垮的夫妻互相指责冷战不是很顺理成章吗!你在柔弱什么!
然后就没然后了……女主哀怨地念了几句从前他说会对我好,我相信了就嫁了之类的梦幻台词,然后突然发奋决定要帮丈夫还债——合着您之前没想帮是吗?
接下来就是大型阅读理解分析题时刻。舞台上的除了没有名字的群演偶尔说两句不疼不痒的台词之外,全部剧情都是男女主二人口头朗诵的,我们搬了家,我们卖了家具,我去干了什么,他去干了什么,我有什么变化,他有什么变化,我的嗓音粗哑了,我的力气大了,我像那些过去我瞧不起的婆子一样争抢便宜东西,明明这些变化都可以演出来,他们就偏不,非要假装台下观众都是盲人看不到他们干什么一样念给我们听,宁就是高考阅读理解第一题的总结归纳剧情?这道题考的想必是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吧?答题记得分条列点哦。可能主角们听到我内心的咆哮了,终于舍得给我演一点东西。女主去做佣人被人家老太太指责狐媚样,一边说自己力气变大了,一边不争不抢被群演的妇人一推一个跟头,只敢发出一些语气词——这跟您口述的变化也对不上啊。而且,其他同样身份的佣人都穿褂子和裤子,就她穿个小旗袍,连发型都跟以前跳舞的时候没什么变化。您不觉得您这打扮有点奇怪吗?演戏呢,能别这么舍不得好看衣服吗?这样很没有说服力哎。至于主角的内心世界更是神奇,是这样的,人物的想法对一个故事来说是挺重要的,但是这不能频繁用“我想到”、“我感到”来让主角自我陈述吧?被生活压垮导致性格变化可以体现在夫妻争吵上,可以体现在工作状态上,就是别让主角自己念啊,我又觉得演员在做题了,这道题的题目想必是总结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了。何况一边说自己多么痛苦多么沮丧多么回不去从前,一边在人物体态和衣着上都还体体面面的,就硬说痛苦,怎么着你以为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
但是最绝的还不是这些,最绝的是最后一题。众所周知莫泊桑这篇小说本身就以极富戏剧性著称,明明整部剧结束在女主的朋友告知她项链是假的这里就很好,主创们偏不,强行做了一道“请结合人物性格为这个故事续写结局”的题,这种题都不是高中里能出现的,顶多小学六年级不能再多了。女主的朋友把自己认为的假项链送给佣人,佣人再阴差阳错以极低的价格卖还给男主,这是干嘛呢,一个包袱来回抖就没意思了吧,狗尾续貂真没必要,真的。
至于思洁,原作中的有钱太太,女主的好友,我可以感觉到主创们想要丰富一下这个角色的人设,将她从一个起剧情贯穿作用的配角提升为一个有性格有故事的女性,挺有想法。但怎么说呢,通常我们说主创很有想法的时候,潜台词是他们眼高手低。这个角色我个人认为是写着写着写丢了,一个在乱世所有生活都依附于有钱老公的女性,按照古人的想法她会一生顺遂,按照今人的想法她会有悲惨的命运,按照话剧《项链》编剧的想法……对不起我没看出来。
前面的剧情里她因为只生了个女儿被老公看不起,老公整天在外面不着家导致她只能在家里摆弄珠宝被女儿的哭声吵得心烦意乱,这些都还不错,一个看似地位高贵实则只能依附于男性的旧社会女性形象写出来了,没想到剧情后面突然让她生了个儿子,生活也依旧挺美满,那你前面那段不写多省事啊?一个现代人,在有意识到旧社会女性命运身不由己的前提下,突然让她儿女双全生活有指望了,这我真的没懂。
再说到音乐,这部音乐话剧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音乐就更别提了,个人认为勉强不算没谱的唱段是女主出席舞会时唱的和男主找不着项链时唱的两段,算是没出了剧情的格子,虽然女主那段略显奔放妖娆的唱词跟前面编剧塑造的被老公爱护的小白花人设略有冲突,而男主的唱段也被高老师附体莫名出现了“诗与远方”这么现代感的词汇,但也不算很突兀了,在剧情进展到一半的时候唱一唱没什么毛病。开场和结束的三人合唱我是真的不懂了,为什么要把重心放在“爱与被爱”这样的歌词上?这个小说的重点是这个吗?
总而言之,突兀的唱,莫名其妙的剧情补充和总结归纳式朗诵剧情,如梦似幻的剧情简介,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用一句天津人民耳熟能详的发言来表达:这都不挨着!
近期精彩推荐大型滑稽戏《吃力会讨好》各方好评《*原》杭州场专属优惠购《年3月上海好剧推荐》
《年舞台剧年终盘点》
《小说》
《危险游戏》
《在远方》
《阿波罗尼亚》
《白夜行》
《无人生还》
《东方快车谋杀案》
《永不消逝的电波》repo
邂逅《朱鹮》分享会
《醒狮》创作团队解读
《音乐剧SD指南》
《醉后赢家》剧情全复盘
《枕头人》演后谈
杭州主创见面会
《永不消逝的电波》repo
大幕开启
《丽南山的美人》好剧推荐
《谋杀歌谣》刘令飞谈
主创见面会
《北京法源寺》repo
好剧欣赏
《谋杀歌谣》repo
《*原》repo
好剧欣赏
《水曜日》
《面试》repo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repo
《深渊》
《真相》
《糊涂戏班》
《宝岛一村》
《幺幺洞捌》
《玩偶之家》repo
《灵*摆渡之永生》repo
《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repo
《两个人的谋杀》主创见面会
《记忆深处》
《水生》repo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