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串写“野”生动物
野马跨踏白蚁巢-澳洲独有!
野马也成灾?是不是澳洲白蚁害虫博士犯了职业病,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意盘,把所有的生物都看成了有害生物?自幼庄稼地滚爬满眼是虫,18岁山农大学虫谋生,10年棉花地数虫,10年多国实验室研虫,10年布里斯班满城找白蚁抓耗子,2年领导澳洲国际虫控培训中心MPLTrainingCentre(RTO)面向全球教虫育人,说没有职业病连自己都不相信!
澳洲本来就是一个奇葩的国度,继写野兔,野猫,野驴,野骆驼,野山羊,野鹿,野猪,野狗后,便一发而不可收...让我这个昆虫学博士客串写”野“生动物上了瘾。虽然没有写虫那么得心应手,大量一手照片视频信手拈来,写野动物却只能用网络照片和视频借花献佛。正值布里斯班北区华人狩猎群圣诞前几百人浩浩荡荡野营狩猎,澳洲白蚁害虫博士除微不足道的赞助外,发布几篇狩猎对象,也算为大家助兴。
澳洲野马分布
在年欧洲人定居之前,澳大利亚没有任何有蹄动物。澳洲野马是外来物种,拉丁文为:Equusferus.英文叫Brumby。它们漫游行动,性情狂野不羁。野马在全澳洲许多地区都有分布。
澳洲野马分布图
野马数量最多的是北领地,其次是昆士兰州。很大部分集中在国家公园,如维多利亚州的Alpine国家公园,新南威尔士州的BarringtonTops国家公园,昆士兰州的Carnarvon国家公园和北领地的Kakadu国家公园。
野马成群-北领地Kakadu国家公园
澳洲白蚁害虫博士曾到此一游
野马已完全适应了澳大利亚的环境。它们存在于各种栖息地,如热带草原,湿地,半干旱平原,岩石范围,温带,亚高山森林和一些小型近海岛屿。他们喜欢草原和灌木丛,需要充足的水和食源场地。野马每天可以行走50公里寻找食物和水。
澳洲野马老祖宗
年,马随第一舰队的欧洲定居者抵达澳大利亚。继而,又进口了许多马匹用于农业,运输和赛马。这些马通常在没有防护的地方放牧,许多马随后逃脱。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也有许多马被故意释放到“野外”,它们不得不自生自灭,慢慢形成了澳洲野马种群。据估计,今天澳大利亚有大约40万只野马,世界上最大的野马种群。
澳洲野马的品种包括来自南非的“Capers”,印度尼西亚的“TimorPonies”,英国小马(BritishPony)和旱马(DraughtHorse)交配种,以及纯种马(Thoroughbreds)和阿拉伯马。
野马生物学
野马争斗的故事
马是食草动物,它们吃开花草本阔叶植物,树枝和灌木。不像有四个大胃的奶牛,马是单胃动物。因而,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野马每天需要取食15至17小时。马还经常吃土壤,并光顾添食矿物质和盐,以补充必需的营养素-盐,钾,钠,钙和镁。这些营养素通常存在于土壤中,而不是在它们的日常食物中。
害群之马?罪状知多少
对澳洲野马利害的争议不断,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府认为:野马是失去控制的外来害虫物种,对澳洲本地生态系统有严重威胁。有些人认为:问题的真正严重程度尚未十分明确,并且存在许多夸张和错误信息。而野马对环境的影响与牧民和农民大规模饲养的所有有蹄类动物一样适用并且相关。
澳洲野马
从澳大利亚的环境角度来看,这些有蹄动物都对澳大利亚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所有澳大利亚本土动物基本上都是软脚,而澳大利亚本土的植被是在没有被硬蹄践踏的情况下进化而来,因而有蹄动物会对这些植被产生严重破坏。
年11月份向澳大利亚科学院提交的21篇文章显示:阿尔卑斯山上数以千计(大约6,匹)的野马正迅速摧毁脆弱当地高山生态系统,威胁着集水区,并使极度濒危的物种濒临灭绝。科学家们给野马列出了下述罪状:
破坏水道
在河流和集水区附近的马踩踏和过度放牧会增加径流并降低水质。有可能导致下游淤积和积水。在水道中践踏也会破坏水下植被,增加溪流深度(土壤被压实)。
土壤退化
野马的硬蹄会增加土壤压实,造成板结,土壤侵蚀和土壤流失。这反过来又减少了水的渗透和土壤生产力。
白蚁是益虫-改善土壤和蓄水-野马却成了害群之马
改变植被
通过消耗和践踏原生植被,野马可能会影响当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从而改变当地的植被。
雪山Kosciuszko国家公园-*府建议杀掉90%的野马
传播杂草
在澳大利亚,种非本地植物可以在马粪中发芽,包括16种有害杂草。践踏和杀死原生植被有利于杂草入侵。
传播杂草
对本土动物的影响
通过改变和影响当地的植物群,野马间接地影响了依赖特定植物物种生存的本土动物的生存能力,因而,间接影响了本土动物。
无选择,只有大开杀戒
阿弥陀佛-不得已而为之
有些专家认为,空中射击是唯一行之有效而同时具备人性化的控制方法,野马被射击死亡后,再被送往屠宰场。目前捕获野马后再重新安置的做法不能奏效,因为根本没有捕获到足够量的野马,据统计只有18%的捕获到的野马被重新安置。鉴于众多专家的一致呼吁,是应该对野马大开杀戒的时候了。
24天在Kakadu空中射击击毙
(3,野马+1,水牛+野猪+少量野驴)
爱马之人不以为然
但很多澳洲人把野马视为澳大利亚独特物种,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大力呼吁制止对野马不人道的待遇或灭绝,并为被捕的野马重新安家落户。更具有讽刺一味的是,新南威尔士州还有专门保护野马的法案:WildHorseHeritageAct.野马保护主义有专门的口号:关爱野马,让我们一起来追梦-CaringForAustralianwildhorses.Comewithusandsharethedream.
野性十足的野马
在澳洲,野马也偶尔被集中驯化用作比赛运动,在农场或车站工作的马匹,还可以作为小道坐骑马,表演马,小马俱乐部坐骑和游乐马等。但澳洲总人数才两千五百万,用野马娱乐减少野马数量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野马种群消长
在澳大利亚野马几乎没有任何的天敌,只有野狗和鳄鱼有可能偶尔会伤害小马驹,或许人类才是它们最大的天敌。据统计:平均每年有20%的野马死亡,死亡主要原因是干旱,有*植物和寄生虫。野马的平均生命大约20岁,如果不加控制,野马数量的净增长率最高可达20-25%。
马与人-是是非非!
有证据显示: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源于公元前3多年,距今该有5多年的历史了。其实,野马本身就是野马,都是人类自私,把野马驯化为人类服务,不当心又放马归山,把被驯化后的”家马“让它们重归自然,自然繁殖后,马匹又被人为命名为”野马“。
本来就是野马-人为驯化反而怪野马
人嘴反正就是两张皮,如何称呼马,马是没有发言权的,人想放你一马,任马由缰,就能马到成功。但搞不好也可能会马失前蹄,即便是立了汗马功劳,人们仍然可以指鹿为马,让你成为寒蝉仗马,或给你个下马威,给你扣上一个马后炮的大帽子。
野马恢复野性招来杀身之祸原罪-不是本土?
历史长河,多少戎马一生的英豪,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在兵荒马乱的危难时刻与君鞍前马后,横刀跃马保君命,内心深处忠心耿耿,坚持一马不跨两鞍;和平年代不但经得住声色犬马的诱惑,又能舍得一身剐,冒五马分尸的风险,敢把皇帝拉下马,冒身家性命觐见直言,为民请命,为苍生效犬马之劳。
君不知,自古到今又有多少昏君理*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无视识途老马,忠奸不辨。但历史的长河毕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小人再奸诈,终究会露马脚,只要坚守正义,终究会万古流芳。
文人墨客与马
历史长河中的文人墨客留下誉马名句无数,如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孟郊的《登科后》更是借马把登科后的得意描写的淋漓尽致:”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中的”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更把马,月和人融为一个故事。
而最让我这个背井离乡游子动情的诗句还是唐代李颀的《送陈章甫》-”四月南风大麦*,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飘洋过海闯天下已有25春秋。窗外,月明星稀,挑灯夜战写澳洲野马,不禁有种”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的伤感...
《我的蒙古马》
蒙古马
澳洲白蚁害虫博士追梦车队摄
澳洲孤岛气候地貌独一无二
无白蚁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
澳洲白蚁害虫博士办公室
预约
协调员:
MPL澳洲国际虫控培训中心
报名
中文协助:
声明
澳洲白蚁害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