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顾子明,来源:*事堂
俗话说“躲的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在元宵节这一天,继中国零售霸主苏宁宣布卖身出让股份之后,“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也因资金链紧张陷入“挤兑”的传闻。
看着一大群人冒雨排队,约定收益10%的股票只能拿回0.5%的利息,很多媒体都在贩卖“华西要完”。
*事堂无意讨论意识形态,也没兴趣去制造恐慌,单纯聊一聊背后的逻辑。
华西村的确有诸多的组织与产业机构的问题,但是其产业质量与债务比例在中国诸多基层地方*府与组织之中依然占据领先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其被赋予的改开和新农村的标志意义。
换句话说,华西必须救,就像年次贷危机时被炒热的一个词。
Toobigtofail(大而不能倒)。
如果资产质量还不错的华西都被挤兑垮了,那么江苏甚至其他地方的融资平台与企业也会遭受到信用重创,大规模的挤兑将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尤其是在这一轮半导体热上面投入最大江苏各地方*府,高额的*府债务是一颗随时可以爆的定时炸弹。
所以,哪怕华西村的问题比看起来还要严重,省*府也会想办法帮他们解决。
嗯,这跟江苏国资携手入股苏宁也是同一个道理。
省*府看重的不是什么球队,而是大量江苏本土金融机构与资本大佬们都在苏宁身上都下了重注,一旦苏宁垮了,将会对整个江苏的金融体系造成致命的冲击。
所以嘛,这跟今天美国众议院通过的1.9万亿救助计划思路也是类似的,*府需要在危机的时候向市场注入“信心”,以维护系统的稳定。
美国是在等着中东甚至欧洲和东亚爆发危机,资本逃离至美国,然后趁机进行海外的资产收割,通过吸别人的血修复经济上的重创。
同理,中国最富裕的江苏*府,也一定会想尽办法维系省内金融与平台经济的稳定,在下一轮经济周期启动的时候,他们将是经济扩张和带动就业的火车头。
于是,就像拜登*府非要把刺激计划大搞特搞做出1.9万亿的样子,国内白马企业搞回购股票,地方*府出手拯救名企。
越是有钱的经济体,越会装出一副不差钱的样子,才能够向市场注入更多比*金还重要的“信心”。
所以呢,无论是背靠省*府的华西苏宁,还是美国救疫刺激下的资本市场,亦或者节后的基金调仓,这些都已经基本面都没啥关系,本质在*府主导下的“基金抱团”,推动资金向他们需要的领域转进。
这种资金抱团行为的背后,既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对错,也不完全对应价值上的评估,相互之间的博弈,不过是推动墙头草们从抱一个大腿走向抱另一条大腿。
最后,大家选择抱哪一个,主要取决于谁背后的力量更为强大。
链接一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会因挤兑破产吗?
原创:尘埃半定,来源:财经小说汇
见过各种暴雷,没见过一个村子也会暴雷。
见过各种村子,没见过哪个村子修酒店、修机场、修长城,甚至天安门广场都仿了一个。
多米高的五星级酒店里还放了个一吨重的金牛,比华尔街都壕,华尔街门口那个是铜的。
80、90们小时候基本都听说过华西村的神话,家家户户住别墅,开豪车,资产过千万,据说有人考上大学都舍不得离开,怕户口迁走回不来。
因为只要生是华西人,一生开销不用愁。
年的时候,有媒体做过报道,华西村村民挣钱就像捡钱,每年分红都要花2个多亿。
这里的村民,生下来教育是免费了,长大可以安排到华西集团下属单位,每月工资是零花,口粮款另算,年底还有人均10万的分红。
猛一看不多是不是,住的别墅是分的,免费,村里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免费。
每家每年净得几十万,不是现在哦,是很多年之前就是,据说老早八早就有华西人来上海屯房了。
至于生病,保险能报保险报,保险不报村里报。体检是合作的三甲。
最近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白酒,人家早就不愁了,直接包了一条五粮液的生产线给他们做酒。
所以这华西户口的含金量非常不一般,外来户,如果不是通过嫁娶,想落户据说要有博士之类高学历,比京沪都难。
不知道别人啥样,反正我是羡慕坏了,只恨我们村没有吴书记。
牛人吴仁宝
其实华西村之前也是个穷地方,所谓“一场大雨白茫茫,半月无雨苗枯*,人均日产半斤粮,有女不嫁华西郎”。
后来能变成富得流油的地,全靠了一个牛人——吴仁宝。
不了解吴书记的可以去找电影看,专门讲吴仁宝如何从上个世纪60年代,其他村都还在纠结责任田的时候,他带着大家开工厂、农副两手抓,最终走出华西道路的辉煌事迹。
又拍电影、又上时代周刊的村支书,大概永远只有这一个了。
看过《大江大河》的人,会对雷东宝和小雷村有印象,这吴书记大概跟雷东宝有点像,但比他成功多了。雷东宝勇气和蛮力是有的,智慧不够。
吴书记相当于雷东宝+宋运辉。
不过过于牛B的人物,往往会把周遭事物都带上个人色彩。
跟雷东宝强权一样,吴书记逐渐把华西村变成了吴家村,他去世之后,书记由四儿子接任。
村里各种企业和要害处,都是吴家人。华西村是富,但90%以上的资金量都是吴氏家族控制的。
家败如山倒
分给村民以及把华西村修得金碧辉煌的钱从哪来呢?
雷东宝办猪场、办铜厂、办电缆厂最后搞起了集团公司,吴仁宝也一样,旗下三大产业,旅游、钢铁、纺织。
早期各地领导尤其是管农村的领导大概都到华西村学习过,好奇游客也多,天下第一村自带流量,来了就有消费。
但旅游只赚名声,钱赚的在整体比例当中只有一丢丢,他们有钢铁。
年,华西集团旗下华西钢铁、唐山钢铁集团华西钢铁有限公司(华西北钢)、华西高速线材厂等相继建成投产。钢铁业,开始成为华西村的产业支撑。
华西村的钢铁布局,正好赶上了行业“*金时期”。
年华西集团钢铁板块营业收入达到.28亿元,占华西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57.59%。年,钢铁业务营收已达.48亿元,对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贡献也提高到66.31%。
江阴那个地方,遍地服装厂,服务全球。如今在网上买的衣服,不管是正品还是高仿。出自江阴的概率都很大。
距离华西村几公里的地方,就是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足见当地纺织业有多发达,但这些公司,曾经在华西面前都是小弟。
这么多厂子,一个华西村显然是装不下的,他们把周边的13个村子全部兼并了。但住房、分红等待遇不一样,原住民在中间住别墅,后来并进来的周边住楼房。
至于纯粹外地来的打工人住宿舍,跟城市的结构一样一样的,鄙视链很明确。
吴书记无论如何还是干实业的,但他年纪大退出一线后,后人的眼光就长远了,金融也红红火火的干起来了。
从年起,华西村先后成立了融资担保公司和典当公司,年又成立集团财务公司,参与股权投资。目前华西集团已拥有包括投资担保、小贷公司、村镇银行、典当等在内的金融服务企业。
后来还搞起了集团公司,总之,这么个村子,有多家企业,既有重工业炼钢,又有金融业券商。资产遍布海内外,比如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甚至还买了大船干海运。
投资的钱哪来呢?
之前是营业利润。可惜后来钢铁*金期过了,甚至赔起了钱。纺织吧周围都是对手。海运更是亏到飞起。
还能怎么搞钱呢?
上市,华西估计是全国唯一一家上市的村子。
发债,每年都发一堆,有华西的牌子在,好卖。
集资,华西村人的分红,发出去的只占20%,80%还在村民委员会,作为再投资使用。
额,难道人均10万是只给了20%?
那这一年年的,大家的股权分红都不知道累计了多少了。
除了自己村里,外面的人也喜欢把钱存进去。
不白存,利息比银行高。然后村里拿着钱出去投资给大家谋收益。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玩意隐约有点非法集资的意思了。
恩,大江大河里面的小雷村也搞过集资的路子,人家只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还没进化到他这个地步。而且很快就被内奸告到了乡*府。
雪球滚的好,人人欢喜,但雪球滚不好,排队挤兑。
比P2P好的是,华西破产了也有当地*府接管,所以本金都保障了,最多利息少点。
而且还真不至于破产,因为华西的企业很多已经完成了国资控股,本村的级别已经低于30%。
之前家大业大,怎么败这么快呢?两个原因:
一、吃不穷,花不穷,投资不当才会穷。
韭菜买基金如此,大企业败家也如此。
几十亿建个酒店,如今连电梯都没全开,太耗钱了。
海运更是,几艘破船买回来,就遇上了萧条期,从几千万亏到了上亿。
外地旅游的没了,间客房长期空。村民来的也是花10块享受69的自助餐,不会多消费。
二、大环境。
钢铁纺织之前赚钱,是遇到了*金期,但现在整个行业都不好过,所以钢铁已经赔了好多年了。
至于其他海外项目,疫情之下,大概率也赔。
一个传奇的故事,如果这么结尾了,好可惜!
还是希望能够挺过去,再度复兴。
链接二天下第一村:华西村遭挤兑?华西村*委发言人:资金充足,兑付没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王海平
2月25日中午,一位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华西村遭“挤兑”。
从投资人提供的两个简短视频看,在华西村特有的建筑广场外,数百人冒着小雨排着长队,诸多保安在维持秩序。另一个视频显示,疑似财务室的会计们正在帮办手续。
随后,华西人*委发言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视频显示的内容是真实的,主要是“外面的引资款到期兑付”。发言人强调,华西资金没问题,兑付没问题。
共同富裕是华西村的终极理念,但为何会出现“挤兑?”发言人表示,主要是“坊间传言,传来传去就都急着来兑付了”。
一位从上学时代就在外打拼的华西村籍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的家人也和周边村农民一起去了,主要是“集资款、揽储款”等。他不肯透露具体数额,但表示“之前钱放到华西村的利息达到10%”。
因为华西村庞大的企业集群解决了很多发展中的问题,诸如子女上学工作、老人看病等工作都由村委会统一包办,因此华西村核心区村民的“闲钱”都选择放到村委会。资金的收益和变化,每年都会体现在村民的银行存单上。近些年来,随着华西村的发展壮大,周边的诸多被兼并的村以及村民,也走上了类似的道路。这是华西村产业发展中资金筹集的重要方式,村委会是最重要的保障。
考虑到“不见面办事、最多跑一次”等各地营商环境的优化,况且华西村所在的江阴市还是全国工业经济第一大县,为何没有直接通过银行卡的方式进行,反而需要人到现场?
对此,华西村*委发言人表示,“是走银行卡的,但需要办完手续就直接银行转卡。”
目前,江阴多个部门都派人赶到了华西村,以帮助村民顺利完成手续的办理。“再有个二三天人就会少了。”发言人对记者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华西村庞大的企业集群中,目前除了上市企业外,诸多大中型企业已经完成了国资控股,华西村村本级的股份已低于30%。
链接三华西村陷“挤兑”疑云!“天下第一村”的名号还香吗?
作者:冯伟康,来源:野马财经(ID:YMCJ)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江苏华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西集团”)目前疑似遭到“挤兑”。
在现场视频来看,在华西村建筑广场外,不少人排队,而疑似财务室的会计们正在帮办手续。
“挤兑”下的信任很脆弱该报道援引华西人*委发言人的表述称,视频显示的内容是真实的,主要是“外面的引资款到期兑付”,“坊间传言,传来传去就都急着来兑付了”。该人士强调,华西资金没问题,兑付没问题。
另有一张村民入股利息清单照片在网上流传,图中显示,该村民“入股”华西集团的金额为15万元,存入日期为年2月24日,取款日期为年2月24日,时长三年,却仅取得元的利息,以此计算,年利率仅为0.5%。
网传图片
而在以往的报道中,普遍称“入股”华西集团的年利率为10%,以此利率计算,该村民应得的利息为元,两者之间元的巨大差距不禁令人遐想,“天下第一村”的金字招牌还香吗?
野马财经()致电华西村宣传部核实相关情况,对方称“对此不做回复。”
对很多人来说,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的名号早已如雷贯耳,然而,近年来华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华西股份(.SZ)业绩疲软的状况,少有人知。
在华西集团广阔的资本版图中,“嫡系”上市公司仅有一家——华西股份(.SZ)。据年三季报信息显示,华西集团持有华西股份40.59%股份,而华西集团控股股东为华西村村委会及社区服务中心,董事长为华西村*委书记吴协恩。
年1月26日,华西股份发布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首次遇亏,公告预亏3.9亿-4.35亿元,同比下降%至%。
华西股份在公告中将业绩下滑原因主要归结为两点:其一为公司持有的江苏银行股票价格下跌,影响利润减少约2.52亿元;其二为公司转让子公司一村资本有限公司36.%股权,致使丧失控制权,该笔交易预计减少合并报表利润约2.2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年7月10日,华西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作价超10亿元向两家公司转让一村资本股权,其中,具有国资背景的无锡国联拟受让一村资本34.43%股权。
此外,交易完成后,无锡国联有权进一步受让一村资本不超过10.35%股权。
据了解,一村资本即一村资本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华西股份以投资并购为主业的资产管理平台,业务范围涉及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非上市公司整体收购、管理层并购交易、夹层投资等诸多方面。年,一村资本实现营收.22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5亿元。
转让交易完成后,华西股份持有一村资本的比例将下降至44.78%,当时其表示,交易符合公司的整体战略布局,有助于一村资本的长远发展。
“天下第一村”的资本野心华西村隶属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从1年开始,华西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达人的大华西,组成了一个不仅“有青山、有湖面”,还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乡村。
图片来源:华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