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野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当野马遇见驯兽师修心与慈观I2引言
TUhjnbcbe - 2021/4/16 22:33:00
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uifashion.com/lehuo/baike/20210321/821.html
作者

王君齐姚悦编辑

郝美萍来源

风云资本界

手机作为我们日常通讯设备之一,不仅可以实现我们与朋友之间的日常交流,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如看电影,听歌,订票,查阅信息......正是如此,我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大,甚至有人认为手机是人体新器官。

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特偶”)是一家为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提供微电子焊接材料的提供商。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器件组装需要唯特偶生产的产品来实现。

小小产品却服务巨大市场。作为一家微电子焊接材料公司,唯特偶与我们日常联系如此紧密。如今,这家由“保安”创办的公司,就要冲刺A股了。

近日,唯特偶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申请书,公司计划发行万股,募集4.08亿元资金,投资微电子焊接材料产能扩建及改造等项目。

主营产品出货量全球前三

唯特偶是一家研发、生产及销售微电子焊接材料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锡膏、焊锡丝、焊锡条等微电子焊接材料及助焊剂、清洗剂等辅助焊接材料。

锡膏、焊锡丝、焊锡条则是制作电路板的原材料。锡膏、焊锡丝及焊锡条在加热熔化或激光的作用下可以将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永久连接在一起,起到连接作用。

唯特偶生产的产品作为制作电子产品的基础材料,可以参与多个产业环节的电子器件组装。也正是如此,唯特偶主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LED、智能家电、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光伏、汽车电子、安防等多个行业。

(图片来源于

TUhjnbcbe - 2021/4/16 22:33:00
手足癣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引言

在大乘传统①中,当我们对自己有温和的感觉时,对他人就会生起友善的感觉。这个友善或悲心的藏文是”nyingie”,字面的意思是”高尚的心”。我们发愿和一切有情众生结缘,但是在实际展开这项事业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很多训练。

成为大乘行者的障碍,是对他人和自己都不够慈悲,这是基本重点。这个问题可以透过实际的”修心”来处理。这种”心的训练”给我们一条路、一种方法,来雕磨自己粗野、不修边幅、生涩和有棱有角的作风,以成为良好的大乘行者。无明愚蠢的大乘弟子有时候认自己必须往脸上贴金;他们想当领袖。我们有个法门可以克服这个问题,那就是修习谦卑,这跟修心有关。

大乘的基本见地是努力利他和创造利他的因缘。因此,你发愿把自己奉献给他人。一旦如此,你就会了解他人重于自己。因为大乘的利他见地,因为你发愿奉献,因为你实际发现他人更为重要-三个因素加起来,使你修持大乘的修心法门。

小乘佛教的修法基本上是”驯伏”此心。我们对治各种不正念,就会变得巨细靡遗、念念分明、言行如法。当我们因为修止(shamatha,正念)和观(vipashyana,觉照)而能够以完全驯伏的心听法时,就能开始完整地了解佛法。之后,对于如何以驯伏的心和他人互动,我们也开始有全面性的了解。

大乘谈“修”心比较多。修心是驯伏的下一步。心已经驯伏了,因此可以训练了。换言之,我们因为修行小乘佛法,而已经能够驯伏自心了。心驯伏后,就可以进一步使用。这就像古时候捕捉野母牛的故事。捉到野母牛,把牠驯伏好之后,你会发现牠对主人变得百依百顺。事实上,牠喜欢被驯伏。因此这时牠成为人类家庭的一部分。更早之前并不是这样的,我确定母牛在我们驯伏以前是狂野凶猛的。

修心的西藏音是”lojong”:”lo”的意思是”心智”、”心”、“能知”;”jong”的意思是”训练”或”处理”。修心教法包括大乘的几个修法步骤或要点。修心的基本训练是七重地清理或处理自心。

本书以噶当派的基础法本《修心七要根本法本》和蒋贡康楚大师的论释为基础。此论释在藏文中称为”ChangchupShunglam”。“*府”和“主体”都使用“shung”这个字,因此,”Shung”这个字,因此”shung”的意思是”治理的主体”。比如说我们可以把西藏*府称为“poshung”,”po”指”西藏”,”shung”指”*府”。治理一国的*府是很庞大的行*体系,而不是狭小的;*府要照顾到国民的心理、经济、*治和内*。“shuang”其实是运作的基础、运作的主流,”Lam”的意思是”路径”。因此,“shuanglam”是个公用道路,可以说是迈向开悟的基础过程。换言之,它是大乘之道。它是大众所走的公路,是条宽广的道路,格外地宽广、格外地通畅。”Changchup”的意思是“开悟”,“shuang”是“宽广”或“基本”,“lam”是路径。因此论释的标题是《迈向开悟的基础道》。

正文以阿底峡尊者的修心教法为基础,出自藏传佛教的噶当派。噶当派大约创立于玛尔巴和密勒日巴的时代,那时西藏的僧院制度已经落地生根了。

噶当派教徒从密勒日巴和噶当派上师的弟子冈波巴得到这些大乘佛教修心正法的教授。噶当派又分为观行派和理行派。我们这里讲的内容是跟噶当派的观行传统有关。格鲁派擅长辩证法,因此他们用比较哲学的方式了解噶当传统。

对我们来说,”噶当”(kadam)这个词的意义很有趣。”“意指”下令”,如同将*振奋士气的演说或是国王对大臣的命令。也可以说是”上帝的话”或”福音”,如同基督教傅统所说:”太初有道(福音)”(“IhthebeginningwastheWord)。福音是根本神圣的下令,完全是第一个发出的音声。在这里“噶”的意思是绝对真理,并且是从个人观点而言的实际或可行。“当”是“口传教授”、“个人教授”,也就是教我们如何适当地掌握自己生命的指南。因此,“噶”和“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所有的“噶”,所有的命令或口信,都是实际、可力行的口传教授。它们对观行的学生来说,是实际力行的基础。这是“噶当”的本意。

这里介绍的口诀非常简单,没有特别哲学的部分,完全符合噶举派某位大师所认为的“祖母的指点”。当祖母说,“这就是我以前经常去摘玉米、拔野菜的地方”时,她通常会用手指头指给你看,而不是写在纸上或靠地图说明。因此这是祖母的方法。

我个人研读了很多佛教哲理,因此当蒋贡康楚第一次建议我研读《迈向开悟的基础道》时,我松了一口气,因为佛教是那么简单,让你能实际力行和修持。你可以只照着书上所说的去修,这是多么有力量、多么让人安心啊。我到现在还有那种单纯的感觉。《迈向开悟的基础道》那么殊胜、那么直接,我不知要用什么样的言语形容才好。它有点草根味,但同时,阅读这种文字非常能抚慰人心。这就是蒋贡康楚大师的特色之一:他可以完全转换他的语调,好像他是另外一位作者。他会依主题的不同而转变写作的方式,而他和读者互动的基本知觉也变得完全不同。

蒋贡康楚大师的噶当口诀论释,是我出家认真修行的初期阶段所研读的最佳书籍之一。我那时因为这本书而觉得自己将成为单纯的小和尚,觉得自己将要学习这些法门而成为良好的小佛教徒和观行者。这一丝欣喜贯穿我的一生。尽管我一生起起伏伏,又有组织的问题,我仍然觉得自己基本上是单纯、浪漫的佛教徒,对老师和教法至心信受。

以上所说只是*金大海的一滴。每一次你阅读这样的书,都会再度确定它有一些东西,让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和直接。这点让我非常快乐。我也睡得很好。我在介绍此教法时,都是直接了当斩断成见和破除自我。但同时,大乘佛教始终有柔美的恭敬和单纯是你永远不能忘记的。这点很重要。我不是故意要戏剧化。如果我那样表现就太糟糕了。但是我确实非常赞叹蒋贡康楚大师和他讨论此教法的方式。

注释:

①根据西藏佛教,小乘、大乘和金刚乘是指个人修行的三个阶段,不是佛教法门的不同宗派。见词汇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野马遇见驯兽师修心与慈观I2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