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野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日要闻宝马将持有华晨宝马75股份中
TUhjnbcbe - 2021/5/5 19:57:00

汽车记者,汽车视评,记录汽车

1宝马将增持华晨宝马股份至75%

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在7月9日的柏林峰会上,中德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根据协议,宝马在华晨宝马的股份将超过50%。

据知情人士表示,双方已经就宝马持有75%华晨宝马股份达成协议,目前正在讨论增持股份的价格,甚至是宝马持有超过75%的股份可能性。

另据外交部网站,7月10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双方还首次就德国汽车企业在华合资项目所占股比提高、化工企业在华建立大型独资项目等达成协议,表明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的具体举措正在陆续落地。”

据中国汽车要闻,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中国总理在德国总理府新闻发布厅的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我们刚才见证了宝马公司和中国汽车公司合资建新的厂。他们(宝马公司)的比例将不仅超过50%,现在是在商谈可能达到75%。中国*府持开放态度,这又是第一。”

另据自媒体华山论剑采访祁玉民,祁玉民称“瞎扯,国家*策实施细则没有出台,怎么会有具体股比”?

汽车记者点评

业内普遍的观点是:华晨,在华晨宝马的合作关系中,从市场的角度考虑,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最初中国开放汽车合资合营是为了什么?为了“市场换技术”!但华晨最终沦落为代理人,除了躺着挣钱,完全没有学到任何技术。旗下中华品牌,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

论技术,论能力,华晨和宝马都不在一个等级上。华晨宝马如果继续维持50:50的比例,只能说明一件事:在这段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中,华晨是躲在国家保护这个翅膀下的巨婴,永远都长不大,于国于民都不利。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这很不公平。

但是让宝马拿走75%股份,也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中国国企的收入将至少减少25%。

只能说,这是中国扩大开放,支持公平竞争的表现,牺牲一个小小的华晨,为了长远的国家利益,尤其在中美贸易战的情况下,中德的关系如同新婚,足以让美国胆战心惊。

2中德两国总理同乘自动驾驶汽车

中国*府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上午,中德两国总理在柏林共同出席中德自动驾驶汽车展示活动。两位总理先后观看了中德6家企业及科研院校合作研发的3辆自动驾驶汽车,并打破原定的安排,共同登乘体验一辆中德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

中国总理发表了如下两段讲话:

“德国汽车企业早在20多年前就与中国汽车企业开展合作,欢迎你们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扩大对华投资,拓展高技术领域合作,推动中德汽车合作从传统制造合作走向智能研发合作,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当问到中德一家合资公司股比为50:50时)你们想多控股也可以。中国正在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放开汽车等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而且你们的企业在中国注册,所有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策,我们都一视同仁”。

汽车记者点评

德国车企早在20多年前就与中国车企展开合作,指的是上汽大众。而上汽大众是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合资合营”的典范,中国总理这一番讲话,颇有一点再次把中国市场开放给德国的意味,这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另外中国总理强调,可以在汽车领域向德国车企放开合资股比。这意味着,德国汽车企业将再一次在中国市场取得领先地位。这恐怕会让美国、日本、法国的车企再次羡慕嫉妒恨了。

不过,这一次,德国车企恐怕未必能和从前一样在中德合作关系中占完全的主导地位了。毕竟,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并不强,但比最初传统汽车的起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3从此世间再无“福特野马”

7月5日,福特中国网站发布了一则这样的声明:我公司为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川01民初15号民事判决书认定我公司在部分广告宣传中使用“野马”的行为侵犯了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给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不良影响,现特声明为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消除影响。

四川野马

汽车记者点评

“福特野马”,“四川野马”,到底谁才是真的野马?也许法律是对的,四川野马赢了。

但是,未来你会买一辆叫做“四川野马”的车型吗,恐怕,福特野马的用户永远都不会去买。这就是此野马和彼野马的差别。因此奉劝某些国产汽车品牌,山寨之路,永远都不会长久。

4魏建*首谈与宝马合资

“合资公司的第一款车是一台紧凑型纯电SUV,续航大概是公里,将在年前后推出。质量和标准一定会和MINI是一样的,这个大家不用担心,因为光束是宝马与长城的合资公司,对品牌的要求和质量一定是完全相同。”

“长城并不是不想合资,实际上是轮不到我们合资,这次是一个民营性的合资,我觉得是最有质量的一次合资。”

“我们有点像是自由恋爱一样,先搬到一起住,然后再举行一下婚礼。今天好像是一个订婚日,就是昨天的签约,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领证,营业执照就是那个证。”“我们一直想打造出真正有价值的新能源产品,不想用一个老的车身,购买电池电机拼凑出来一辆车,我们一直不想这么做,所以推出得比较晚。”“长城本来就是很开放的,只是外面穿得多而已。实际上那么多的国外专家加盟长城,刚才我们也讲过走出去,使用这么多的当地人,所以本来就是很开放的。”

汽车记者点评

魏建*对与宝马合资的点评,可谓风趣而幽默。

和上一个时代的合资相似,上一次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合资,这一次,依然还是有同样的意味:宝马和长城合资背后,是中国和德国结好作为时代背书,而中德结好,一方面出于中德相互利益,另一方面,是中美关系始终不太稳定的情况下,中德的大国博弈之术。

也就是说,宝马和长城合资,双方更多的是各自宗主国关系的需要,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需要,而长城呢,市场本来就在中国,长城有多大程度上,会把光束的车销售到德国去呢?恐怕机会渺茫。

而至于合资带来技术的进展和突破,这是伪命题。拿日本汽车和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来说,从最初的抄袭和模仿,到最后的自主,没有哪个汽车品牌是靠合资崛起的。

从长远看,宝马和长城的合资,会像之前的合资关系一样,长城也许会赚很多钱,但长城的品牌一定会被弱化,这对一个追求百年长远发展的品牌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很大概率上,华晨的今天,就是长城的明天。一旦长城在未来的时间里,少了魏建*这样的开拓性的人物,谁能保证,长城的继承者,不会变成像如今的华晨那样的,只吸血,不造血的人呢?

往期阅读:

要闻

何小鹏买了1亿美元小米;特斯拉上海工厂签约;宝马和长城合资确立;中德签约引进西雅特品牌

对话何小鹏:造车新势力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的历史选择

宝能赋能观致求变

宝能赋能观致求变

媒体质疑蔚来汽车的一切

拜腾之癫

如何加入《汽车记者》粉丝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要闻宝马将持有华晨宝马75股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