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5/22 11:26:00
最近要开经济学有关的读书会,大家都在聊如何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我说我就想聊点如何变穷的事儿。主人公是我老爸,他82岁了,我特别喜欢和他聊天。以前只是单纯地想聊天,最近突然意识到,很多属于他们的故事慢慢就要消失了,于是我开始有了记录的习惯,逢年过节,搬个笔记本在旁边听他拉家常,顺便记一些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爷爷去世得早,老爸一天都没有上过学,全靠奶奶把他们姐弟三人拉扯大,奶奶去世以后全家的重担又全部落在他的肩上,不到18岁就从山沟沟里爬出来闯荡,跟着水电九局一路走南闯北,修了很多水电站,至今耳朵不太好使,就是做风钻工的时候长期震的,为此还领了一个工伤证。老爸的职业简历特别简单,一行字就可以写完,就是一辈子只干一份工,以前关系比较好的工友因为有点文化或多或少都当了领导,只有他默默无闻坚持几十年。就是这样,像他这样的人估计还有很多,他们的一辈子很简单,但他们经历的故事,却很不简单。01消失的王家人老家坐落在一个山沟里,村里主要是李、卿、孟、*、刘五个姓,每个姓氏均上百人,我家姓李,算是大姓,据自家族谱可查,在此居住至少已有七代人以上。父亲和长辈们都曾告诉我,这里有一个比其他姓氏人口都更加兴旺的大姓,就是王家,但自我记事起,除了可以在我家族谱里还能看到几个祖辈级的王姓奶奶以外,村子里早就没有王家人的影子了。关于消失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饥荒,有人说是因为瘟疫。我的曾祖母就来自这个神秘的王家,大饥荒那一年,王家的人越来越少,已经没有体力比较好的年轻人了,有一天父亲被叫去帮忙掩埋尸体,那一天就抬了三个人出去。那时候经济困难,去世的人也多,已经无法购买正常的棺木,就用普通木板来制作成简易棺材,也没有正常的祭祀仪式,两个年轻人就直接抬上山掩埋了。父亲常告诉我家族最辉煌的时刻是吃饭都必须配备两把铲子(他想指人丁兴旺),那时候正值爷爷辈年轻力壮,家里的两栋祖屋就是他们在同一天修建起来的,但家族也从此开始衰落了,后来的叔伯们都把衰落的原因归咎于修房子,说可能修房子的日子不太好。在我看来,和王家人一样,有些人口流失,是注定的。在那个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的年代,粮食难有结余,一旦遇上些许社会动荡,老百姓就会活得很艰难,如果是大饥荒,死的人就更多了。历史总是偏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