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汽野马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长安福特rdquo你还
TUhjnbcbe - 2021/6/19 22:11:00
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624554.html

年已经画上了句号,对于汽车行业的人来说,难熬的一年终于结束了。然而如今年形势并不乐观,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车市寒冬至少将持续三年。小米总裁雷*说过:“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而巴菲特有句名言与之相对,“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前几年车市的好光景下,国内不少品牌起死回生,不少车企仅靠SUV产品就实现了自救。但进入年后,车企的好日子到头了,“金九银十”失色,SUV市场销量大幅下滑。不少车企销量同比去年已经接近腰斩,不少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一下子就进去了寒冬期。

比如在外界看来,长安福特曾是中国合资车企标杆,其在年由福特和长安集团联合组建,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在年突破了50万销量,占到当时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3%,此后六年销量一路上涨,到销量创下95.7万辆的历史记录,距离挺进百万销量俱乐部仅差临门一脚。然而经历过辉煌后的长安福特完全是“裸游”。

长安福特在华市场遭遇重创

长安在经历了年销量高峰,却迅速进入跌无止境的漩涡当中,其年销量仅实现82.7万辆,同比下滑14%,到了年表现则更为惨淡,同比下滑51.2%,曾经销量担当福克斯月销已跌破1万辆,相比高峰期的月销3.5万辆,同比跌幅超过%(本信息源于猫视汽车)。

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福特汽车净利润跌至10.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缩水48%。财报发布后数小时内,福特公司股票下跌了5%,达到近52周以来的最低值。

这种“腰斩”的下跌直接引起大家注意,而事实上,自年福特亏损亿美元以来,这12年虽有回暖的时候,但相比其他老牌车企,显然无法回到巅峰时期。

这种情况在中国尤为突出,以福特在华主要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为例。年全年,长安福特销量下滑12.3%。到年情况继续加重,上半年同比下降39%,Q2销量9.73万辆,同比下降43.5%。全系列车型均出现了大幅下跌。

在利润方面,年全年,长安福特净利润暴跌60亿美元,同比下滑33.85%,直接导致长安汽车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30.39%,而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已下降67.54%-63.21%。

这已经不是个例,而是持续性的暴跌,这种“团灭”危机不亚于年那场生死存亡。明明从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下跌趋势,为什么福特没有控制,反而让其愈演愈烈呢?

高层人事多次调整

去年5月份,福特直接解雇了CEO马克·菲尔兹,此外,内部高层也经历了大换血。去年10月,主管公司全球市场营销、质量、人力资源以及战略的四位总裁在年底之前均自愿退休。

中国方面更甚,从年葛致诺接替福特中国首任CEO程美玮后,福特中国陷入高层动荡状态,之后每一年几乎都有CEO级别的更换。今年10月份,迫于形势,又请回来已经离职的陈安宁。

又在前不久福特中国宣布福特汽车大中华区市场及销售副总裁、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李宏鹏因身体及家庭原因将于12月末离开福特后,日前,曾主导过全国销售服务机构组建的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何朝兵在履职四年后,回归长安汽车总部任执行副总裁,分管长安汽车第二乘用车品牌欧尚汽车和质量板块工作,长安汽车副总裁赵非派往长安福特任执行副总裁。

高层的动荡不是小事,直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对品牌的影响更甚,在长期战略方针上,不断的变换对企业而言几乎是致命伤。到底是因为领导班子不够优秀,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很显然福特并没有好好反省过。

如果换领导只是安抚,那裁员显然就是直接的讨好了。

面对如今的“重创”,福特又开始进行“重组”。有消息称,福特汽车已通过邮件的形式告知7万名内部员工,公司将于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裁员。计划裁员约2.4万人,占公司全球20万员工总数的12%。

(巴西汽车工人罢工抗议裁员)

大规模的裁员能直接提高利润率,也能给股东一个更好看的账面数据。但这么大规模的裁员,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直不负责任的表现呢?

质量问题让福特无力招架

在过去一年中,国家质检总局共宣布召回汽车万余辆,其中美系车型“独占鳌头”,召回数量占37%,达到了万余辆。而据媒体报道,福特汽车公司目前又在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车辆召回,涉事车辆超过95万辆,其中有78.2万辆汽车将在美国召回。

此次召回车辆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高田公司(Takata)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气囊有爆炸弹出碎片的危险,据悉这种气囊在全球至少造成了23人死亡。

受召回的车型包括年的福特Edge(海外版锐界)和林肯MKX,年和年的福特Ranger(猛禽),年至年的福特Fusion(北美版蒙迪欧)和林肯MKZ,年和年的MercuryMilan(福特水星米兰),以及年至年的福特Mustang(野马)跑车。

加之,最近两年随着国产车的崛起,长安福特在战略上已经失败了,大家应该知道之前车型大概都是2-3年更新一款,现在国产车都是一年一款,甚至一年两款,在外观和高科技配置上面长安福特已经落后了很多,在外观和配置方面长安福特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一说福特就说“油老虎”,不否认老款自吸福特车是相对费油,那是因为福特的自重偏大和变速箱偏劣势,空间问题一直是福特的诟病,而一款偏底盘和操控的车不太适合国人对低油耗、大空间、价格便宜的要求,福特往往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所以,车型劣势和不“懂”国人也是销量下跌的催化剂之一。放眼望去,现在的紧凑车哪个不是比空间比轴距的,空间大已经成了国人选车的重要指标之一。福特三缸相比其他的汽车而言,明显是福特三缸价格高,这也是众多车主喷的原因之一。

陨落速度为何这么快?

量变引起质变,长安福特成长到今天的体量不容易,按道理陨落的速度不应该这么快,即便微增长或者不增长、弱衰减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大的下滑,它并没有受到当年日系或者韩系品牌那样的*治事件的影响,从品牌实力来看,福特在全球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确实有点匪夷所思,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说,福特现在也不差呀,就算下滑30%,一年估计也有60万左右的销量,但是作为福特这样的全球一线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这个成绩真的很难让人接受,仅仅只有大众的一个零头了。

首先“”计划之后再无“”,正如世间再无张居正,长安福特在“”计划之后,其实没有一个清晰和积极的战略蓝图,直到年才被迫推出了所谓的“”计划,导致了明显的战略迟滞,而且所谓的“”计划的成熟度和意义远远不如“”计划,面对激烈变化的汽车市场多少有点前途未卜,单单靠引进新车型就能在中国市场大赚特赚的时期已经一去不返了,长安福特把中国市场看得太简单了。想比较而言,面对通用、大众、本田这些强势的竞争对手,长安福特的策略显得有些幼稚。

其次客户体验缺失。面对高速的扩张,长安福特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从新福克斯的双离合抖动、翼虎的断轴再到新蒙异味等等问题,产品质量把控的不严格,都让客户的信心一点点再丢失,其实,作为一个大规模量产的汽车品牌有问题很正常,召回在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并不是问题,而且长安福特的车确实有其优势所在,比如说在操控和动力方面优势明显,在用料方面很扎实,但是几乎所有的长安福特车型都或多或少出现过问题。

而且除此之外,各种莫名其妙的小毛病困扰着长安福特,让人忍无可忍,为数不多的没有出现过问题的车型可能只有停产的嘉年华和中国特供的福睿斯,不过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长安福特没有有效的问题统计和反馈机制,没有在经销商倾听的习惯,而更多的是喜欢从客户那里直接收集讯息进行统计发掘,或者有其机制,但是反馈麻木低效,从客户体验的角度来说真的很差,积少成多,量变引起质变,消费者用脚投票很正常。

从目前来看,就现有的产品和*策而言,长安福特基本上会长期处于主流二线品牌的地位,不复往日的辉煌,预计会陷入长期“滞涨”的可能,年前2季度仍然可能会持续下滑,百万销量的梦想估计很难实现。

作为长安福特的救命车型“款全新福克斯”这款车型加长了车身,使用了8AT的变速箱,尽可能适应中国市场,这款车型销量尚不可知。如果失势那就意味着在最走量的汽车细分市场失去了优势,福睿斯持续的产品力下滑,那么长安福特就没有能走量的车型了。

总结:十年前的年,除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之外,还有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福特当时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年卖掉了捷豹路虎。十年一个轮回,福特再次踏在了深渊的边缘。这次还能卖谁来换取一线生机呢?

福特退无止境,同意请点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长安福特rdquo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