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野马,也许是大家最常见的跑车之一了,除了价格相对便宜,其硬朗霸气的外观设计、V8发动机加持的强劲动力也是不少人喜欢它的原因。
这其实也是美式肌肉跑车的一个特点,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肌肉车文化,在《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等好莱坞大片里,都能看到野马和与之齐名的科迈罗、挑战者的身影。到今年,野马系列已经有55年的历史了,在全球已经卖出了万台。
但就在今天,这一经典的车型迎来了一次意外的更新,原本烧油的野马也有了电动版,还从轿跑变成了SUV……
外观很熟悉,但内饰更酷了这辆新车名为Mach-E,单从名字上就很容易与电动车联系起来。在外观设计上,Mach-E保留了不少野马的经典设计元素,比如引擎盖和车身两侧的硬朗线条,以及溜背车身,乍一看有点像特斯拉今年发布的ModelY,但看上去似乎更霸气一些。
前脸的中网部分换成了封闭式的,但依然保留了六边形的设计,大灯一亮,那种凶悍犀利的“眼神”看起来十分熟悉。值得一提的是,Mach-E的GT版本前面的车标也是可以点亮的。
车尾的三直线尾灯设计甚至比以前还要硬朗立体,增添了不少高级感,叶子板的设计也很有运动范儿,车顶则采用了全景天窗,与车尾形成一种立体感。
Mach-E采用了四门SUV的车型,这在野马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今后还会延伸出其他车型的野马。车身三围**mm,轴距mm,相对而言比较紧凑,长、宽与特斯拉Model3接近,高度上要比后者多了20cm,考虑到ModelY的三围要比Model3大10%,这么算下来Mach-E大概要比ModelY略小一点。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Mach-E会比较挤,福特表示Mach-E在原有的野马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头部空间与后排腿部空间,采用5座布局,后备箱容量为升,放倒后排后可增加至升,车前还有一个升的前备箱,载人载物都还算理想,但毕竟还是紧凑型车身,宽敞只是相对的。
在内饰方面,Mach-E就和以往的野马完全不同了,圆形出风口、仪表盘实体按键等设计统统砍掉,换成了更为简洁的条形仪表盘和竖排中控大屏设计,有点像ModelS,唯一还有点老野马痕迹的大概就是福特标志性的圆形档位旋钮了。另外,你还可以选装BO音响,将横贯整个中控台。
另外,Mach-E还搭载了全新的SYNC-4车载系统,在UI和运算逻辑上都采用了新的设计,特别是UI交互上与特斯拉的大屏采用了不同的思路,将整个界面分为三个区域,采用卡片式布局,有点像智能手机,操作起来要更加方便,且支持OTA升级。
续航、性能叫板特斯拉说实话,Mach-E在车身空间方面与其对标的Model-E以及其他厂商的入门级电动SUV相比都没什么明显优势,但在性能方面倒是为自己扳回一局。
Mach-E提供了多种动力版本可选,并有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全驱两个版本,用户可以自由组合。马力最低匹,最高的GT版本可达匹,GT高性能版的峰值扭矩可达Nm,0-96km/h的加速时间为3.5秒,与保时捷GTS相当,其他版本的这一时间最长为6秒,总的来说与ModelY处于同一水准。
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引擎声浪……建议向宝马i8学习!
续航方面,Mach-E提供了75.7kWh和98.88kWh的电池容量选项,长续航后驱版的EPA续航里程为公里,换算成国内主流的NEDC标准也能超过公里,几乎追平ModelY,达到了第一梯队。另外,Mach-E的电池组还采用液冷散热来优化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与充电速度。
另外,Mach-E还搭载kW直流快充,在这一功率下,标准版可以38分钟充电80%,长续航后驱版10分钟可以增加75公里的续航,附带的移动充电器在使用V插座时平均每小时可以增加35公里续航,用于日常通勤出行完全够用。
售价方面,福特目前仅公布了Mach-E在北美市场的售价与发售信息,共提供了5个版本,其中最入门的Mach-ESelect售价为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9万,最贵的Mach-EGT版售价则为美元,折合人民币42.5万元,价格区间也与ModelY相差无几,不过,Mach-E全系都可选装全轮驱动,这一点要比后者稍好一点。
Mach-E的部分版本将于年末开始交付,包括GT版本在内的大批量交付就要等到年春季了。值得一提的是,福特还表示Mach-E将在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提供可定制化的服务。
这或许也是年初福特的“福特中国2.0”战略布局的一个开始,在未来或许将有更多电动福特车型在国内上市。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传统车企入局电动车,以及国产电动车的飞速发展,真等到年,又会有多少人为这样一款牺牲空间换性能的电动野马买单呢?
「今日开撩」当野马遇上电动你觉得这波操作如何呢?你会选择这样一款电动车吗?不是我买不起,主要是没声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