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时,不同车主的选车标准有着明显区别,例如:女性车主看颜值、年轻车主看动力、居家车主看舒适,可谓各有所好。然而,正如百万级数字前面的那个“1”一样,无论其他方面多优秀,如果车辆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后面再多的“0”也无济于事。
然而,不同于发动机性能、车身尺寸等直观参数,一款车的安全性能很难直观体现。无疑,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以下简称C-NCAP)的诞生,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车主提供系统、客观参考数据的同时,也在促进车企加大对车辆安全方面的投入,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前不久,C-NCAP正式公布了年第4批碰撞试验成绩。在测试的9款车型当中,有6款车型获得了五星评价,2款车型获得四星评价,均可圈可点。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野马博骏1.5TCVT领动型仅仅获得了两星评价,同时创造了今年参与测试车型的最差成绩。
在此之前,野马博骏一直标榜自身拥有“五星安全设计”,高强度车身、多个安全气囊的介绍,使得车主非常信赖。如今,测试成绩摆在眼前,不少网友也会问:野马博骏为何会在C-NCAP中“翻了车”?
内功欠缺,一测试就“腿软”
提到C-NCAP,相信熟悉汽车领域的车主都不陌生。因为早前获得五星评价的车型占比很高,C-NCAP还从网友口中获得了“五星批发部”的戏称。不过,在版新规正式推出之后,C-NCAP新增了行人保护、AEB(主动安全系统)等测试内容,对于车辆安全性有了更高要求。无疑,售价为8.98万元的野马博骏1.5TCVT领动型顶配车型,就在新规测试中暴露出了短板。
测试过程中,野马博骏在“正面%碰撞”项目中表现不错,安全气囊能够及时打开,A柱也没有明显变形。但在“正面40%碰撞”项目,车辆的表现就比较一般了,驾驶位下部饰板有明显的侵入迹象,使假人腿部空间受到一定压缩。
更为重要的是,在“侧面撞击”过程中,整车的车门出现了明显变形并被撞开的情况,再加上没有侧气囊的保护,假人的头部受到明显撞击,一旦类似情况发生在实际车祸中,驾驶员头部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正因如此,野马博骏最终仅有51.7%的得分率,成为今年参测的32款车型中得分率最低的车型。
归根结底,野马博骏获得如此碰撞成绩,与其侧气囊的缺配、车身结构硬度不足有着一定的关系。毋庸置疑,虽说不足9万的售价确实会对用料造成一定的限制,但是在之前的测试中,售价仅为6.98万元的众泰TMT尊享型也获得了五星安全的评价,诚意大小对比可见一斑。况且,顶配车型的安全性便如此不堪,中低配野马博骏的安全性更加值得怀疑。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年第4批的C-NCAP中,售价同样为8.98万元的野马T70精英型参与了测试,仅获得了三星评价。不得不说,野马博骏在质量方面的“短板”,也算是有前车之鉴,无法使车辆的安全性能得以保证,何谈什么“高品质”呢?
浅尝辄止,无核心难立本
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以及车主个性化需求的增强,功能实用、价格实惠、特点鲜明的小型SUV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收获众多年轻人的喜爱,于今年3月份上市的博骏,便是野马汽车向小型SUV市场投入的一枚“炸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