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曙光
夏尽秋来,骑上单车,逃离主城,避开人潮,来到睽违二年的*河大坝。天气好得出奇,瓦蓝的天,高远通透,洁白的云,忽聚忽散。举目瞭望,穹顶之下,一幅磅礴壮丽的大河图景,把我的视野拉长、放宽,让我从心底发出惊叹,陡然间心境变得宽广起来,烦忧消弭于无形。
大堤伟岸,万木峥嵘,植被丰茂,燕雀啁啾;坝顶宽阔平坦,柏油主路、石铺甬道、塑胶步道,曲折迂回;“济南*河”石碑,“*河福兽”石雕,面河而卧,“鹊华楼”巍峨恢宏;逶迤的大河边,裸露的河床上,一株株杨柳、一簇簇灌木婆娑起舞,汲取着新颖时尚,装扮着四季繁盛。河风徐徐,带着植物的清新,鼓起我的衣襟,车轮碾过斑驳树影,像碾过一节节光阴。河水浑*,植物苍翠,一帧巨幅*绿相间画卷铺陈开来。一路畅快骑行,那种年轻奔放的活力,很久没有感觉到了。
九曲*河十八湾,河道怎么弯,大坝就怎么曲,到处是九曲回环,堤防伟岸,悬河其上的美景。泺口*河铁路大桥,横跨大河之上,穿越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风尘,一切仿佛还是先前的模样。汽笛由远及近,一列货车从大河北岸鹊山身后转出,缓缓地驶上铁桥,轰隆隆地从空中跨越*河,也捎带上我的思绪奔向远方。滔滔*河装满昨天岁月,在洪峰得到有效控制的时下,又以崭新气象震撼着人们眼球,点亮人们心情。
济南南依群山峰峦叠起,北跨*河劈波斩浪,城区风姿绰约的泉,吐着大地的活力。惯常认知中,济南因“泉”享誉九州,殊不知,作为沿*省会城市,济南依*而居已有年了。站在现代都市文明与*河自然风光交界处,一转身,一回眸,满目皆是河与城的深情守望。以往,令济南人有些汗颜的是,一直以山水天赐神姿仙态而自傲的济南,因在城建上略显缺乏眼界,束手束脚,总体发展状况滞后,不能令人满意,名声不怎么响亮。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涓涓细流,源自青藏高原,汇成一川大河,从蛮荒流到如今,以雷霆万钧之势,绕高山、穿峡谷、走戈壁、越平原,一路斩关夺隘,历经九省区漫漫征途,穿济南城而过,浩浩荡荡地奔赴渤海湾。凝视着大河奔来又远去的方向,我能感受到“母亲河”以兼收并蓄的胸怀,以滋养万物的挚爱,哺育了中华民族,开启了华夏文明,见证了中华崛起。
时空在过去和现在穿梭,无数不同的*河故事天天上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济南绵延公里的*河,曾是横亘在人们眼前的天堑,南北睽阙,阻隔了交通、经济与文明,成为掣肘济南北跨扩展的短板。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动脉。拂去岁月尘埃,追忆年少时光景,限于历史条件,*河上只有一座钢质铁路大桥茕茕子立,两岸往来主要靠船舶摆渡,没有捷径可寻。一座桥,由在中国巧取豪夺利益的德国人建,这是非常屈辱的事情。“风在吼,马在叫,*河在咆哮。”年,济南*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中国人终于洗涮掉耻辱,可以扬眉吐气啦。这座由中国建造的大桥,是当时亚洲跨径最大的斜拉桥,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年,便捷式泺口浮桥建成,泺口摆渡史自此终结。择一片树荫席地而坐,浮桥上如梭车流,让我联想到当年泺口码头马咽车阗的盛况。不足之处在于,浮桥位处冲要,暗流险滩多,丰水期或淌凌期都要拆掉,造成极大交通障碍。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痕迹。脚踩松软浅滩,触摸*河温度,似触到时代脉搏,感慨一番,畅想一番,*河魅力在身边,也澎湃在心间。纵观历史,人们对*河的感情是复杂的,让人欢喜让人忧,让人憧憬又让人敬畏。旧时,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影响,唇齿相依,血肉交融的*河两岸,一河之隔,却似两个世界,城乡差距毕现。一边楼高路阔,灯火斑斓,一边贫瘠荒凉,生活很不容易。环境相对偏僻闭塞,去市区步履被挡住,在卤碱涝洼地上洒下汗水,播种希望,纵有垦荒精神,不辞辛苦辛酸,仍是广种薄收。更搅得人心绪不宁的是,不可预知的水患时刻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次生问题。有一歌谣,特能说明*患带来的糟糕状况:“春天一片霜,夏天明光光。豆子不结荚,地瓜不爬秧。”注目千里奔腾而来的*河雄姿,追忆远去的青春背影,我曾一路风尘来*河北公干,泥土路坑洼不平,脏风肆虐,田畴空旷寂寥,村落传统陈旧,透着彻骨的苍凉。虽是路过而已,如此景象,也不免产生此地无好景,不去也罢的念头。
“九曲*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河自河南始形成“悬河”,在济南泺口段,河床高出城区地面5米多。旧中国,百姓命运被时代裹挟,河水不泛滥要看上帝慈悲。掀开历史岚烟,每个炎*子孙都有*河情怀,百姓如此,伟人亦然。毛主席那首豪气冲天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写的就是*河。年10月,毛主席来泺口大坝视察*河,望着一个漩涡接一个漩涡的湍急河水,伟人心系百姓平安喜乐,千叮咛万嘱咐:*患曾把沿*人民搞得很苦,要居安思危,不能再让它贻害后世子孙。高空,白云千层万叠,整齐排列,河畔,伟人雕塑顶天立地。望着打着旋的浑*河水,瞅一眼堆放整齐的备用料石,想到近日*河刚经历过3次洪峰,一段青春记忆又临近眼前。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非凡之年,经历者无不荡气回肠。唐山大地震惊*未定之际,*河又像脱缰野马赶来添乱,浊浪翻滚,如万马厮杀,大坝岌岌可危。风声鹤唳中,某天夤夜,我在家酣睡中被叫醒,晕晕乎乎地乘坐一辆旧卡车,在星月相伴下狂奔*河。曙色熹微,*河像一条被激怒的巨龙,裹挟着泥沙呈排山倒海之势,南岸石砌大堤在严防死守下固若金汤,北岸全线崩溃,视线里是看不到尽头的洪水,与天空融为一色,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将目光收回来,浪击石岸,水花四溅,声如轰雷,野性的力量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怒吼,大地颤动。有人匍匐大堤,伸手就触到泥沙俱下的激流。数日惊悚,洪峰大闹一场,在宣泄够势不可挡的无尽力量后悄然离去。四季轮回,*河用一种最令人惊叹的方式,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夏天。
一条长河,贯通古今,在广袤大地上百转千回;一条“巨龙”,从天外飞来,闪动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不朽文化渊流,彰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与鲜明气节。“要把*河的事情办好”,伟人题词镌刻石碑上,直击人们心灵。在旧秩序下,有多少悲壮*河故事湮没于滚滚波涛中。河与城相融共济,在沧桑岁月里涅槃重生。改变在频繁水患中求生存的困局,破解将天堑变通途这个困惑已久的难题,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济南拉伸发展空间的必然壮举。立题容易破题难,盼了那么久,大河时代可算在念叨中来了。在强省会战略等多重利好*策加持下,从不甘居人后的济南,抓住重要历史契机,以“奔腾向前”的*河精神,释放积聚已久的巨大能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强势爆发,在*河上又架起建邦*河大桥等十多条跨*通道。一桥飞架,气贯长虹,桥上车辆川流不息,桥下涛声雄浑有力,一个个突破和跨越超出预期,一系列大事与喜事不断涌现,两岸齐头并进,跨越步伐更加有力。
人类文明都是在大江大河边诞生的。一条大河以令人震惊的自然神韵,承载着悠久历史与古老文化。朵朵浪花拍碎在堤岸,涤荡走晦气与屈辱。*河从不拒绝现代文明到访,厉兵秣马几十载,呼唤许久的大河时代按下启动按钮,吸引着各路资本争先抢滩,也撩拨着无数颗不甘庸碌的心,来安营扎寨,争当垦荒人和先行者。被赞誉为“万里*河第一隧”的*河隧道,已长驱直入贯通*河底通车,无缝隙地对接两岸。百里*河风景区,*河森林公园等风光带,昭示*河生态环境愈来愈好。济阳撤县设区,一条条硬化路串起村村落落,城乡面貌日日更新。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塔吊林立,高楼迭起,成为北跨的排头兵。人们口口相传的“*河北”早已不是一个概念,从中可窥得因忌惮贫穷落后“住南不住北”观念的变迁。河与城相伴共荣,城区版图不断扩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以“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气势,以壮哉独有博大的胸怀,赋予济南人远行的底气和勇往直前的力量。济南本来就是一个盛产故事的城市,怎能少了无数扣人心弦的*河故事。携带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攒满精气神儿拥抱*河,用激情和汗水书写精彩故事,必将开拓出一片新天地,造福千万泉城人。
“白日依山尽,*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近日,习总书记考察*河入海口,在济南召开会议,勾勒出瑰丽壮阔的*河蓝图,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河。*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历史的洪流,谁也挡不住。当一片新的潮流奔来时,我们何不敞开心扉去迎接它!
奔腾吧,*河!奋进吧,济南!
年11月5日
段曙光,济南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齐鲁晚报》《济南时报》《老朋友》杂志《胶东散文年选》等。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壹点号曙光